[关键词]唐代体育 发展原因 普及程度
一、引言
提起唐代,我们一定会想到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景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作为灿烂的唐文化之一——体育,同样令我们为之骄傲,它不但为唐文明增添光彩,而且在中国体育史和世界中世纪体育史上,都占有显赫的地位。
二、蔚为壮观的普及程度
1.贵族的参与
唐代历朝皇帝大多对体育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本人更多的是亲自参与体育活动。唐太宗李世民是射箭好手,“箭穿七札,弓贯大钧”(《贞观纪要•政体篇》)甚是潇洒威武,而且他还是唐代体育代表作——马球的倡导者。宪宗时,曾在麟德殿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文武群臣,“观击鞠、角抵之戏,大合欢。极欢而罢”。这里不得不说历史上著名的风流皇帝——唐玄宗,此君嗜球入迷,经常策马挥杖,驰骋与球场中。据《唐语林》记载,唐玄宗还常观看拔河比赛,有时,“挽者至千余人”,以致“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撼”。唐僖宗“好骑射、剑槊、发算……好蹴鞠、斗鸡……尤善击球”。唐代达观贵族也对体育活动非常热衷,他们或侍奉君主的体育活动,或和部下、同僚一起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
2.平民的参与
唐代体育的普及不仅在上层社会,平常百姓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体育热潮中。《酉阳杂俎》内记载有荆州百姓郝维谅,曾在“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据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描述,民间的竞渡是“水上红旗招展,鼓声震天,迅楫齐驰;岸边观者如云,呼声如雷”。诗圣杜甫清明二首在《清明二首》诗中追忆往事时,也发出过“十年蹴鞠就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感叹。击球运动在唐代风行一时,文人学子也不免被这股时尚潮流席卷进去。唐后期,每逢春光明媚、芳草出青的时节,科举及第的新进士们,都要聚会进行击球比赛,《唐摭言》中记有“咸通十三年(872)三月”新进士月灯阁打球之会,“乾符四年(877)诸仙辈月灯阁打球之会……”。
3.女性的参与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妇女和体育,通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在唐代妇女中间,广泛流行着舞蹈、射箭、散乐、秋千、拔河、郊游、田猎、蹴鞠、击球、步打球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每年的寒食节是女子球类游戏的盛会,宫女在宫廷球场上不设球门,多人对踢,兴味盎然,民间也有不少踢球好手。在空中不断划出优美弧线的秋千,好似天生就是为柔美的女性发明的,成为一项极为普及的妇女运动项目。女子对体育的参与,是唐代体育的奇观,从侧面也反映出唐代妇女解放的程度,更可见唐代体育的包容性之强、普及性之广。
三、唐代体育发展原因
1.强烈的体育动机
(1)健康的需要
在唐代,道教备受皇室尊崇,社会影响空前扩大。它宣扬人能够通过对身心的修炼,达到长生不老乃至羽化登仙的境界。因此,上至皇帝,下到高官显贵,有不少人竟然热衷服食道士飞炼的所谓“仙丹”。然而,事实证明,服食金丹并不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是一条危险的绝路。体育运动,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消遣娱乐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长期稳定,经济空前繁荣,社会财富显著增加,消费时间也随之增加。人们在基本生活资料较为满足之后,便努力寻求娱乐生活,借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调剂平淡的日常生活,希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来宣泄自己过剩的热情。唐朝皇室贵族为了消遣娱乐,满足私欲,奢靡之风开始泛滥,而这最终是以剥削广大劳动人民为代价的,当然在阶级社会种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3)社会交往的功能
唐代体育运动有很多是以群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它可以同时吸引众多的运动者和观赏者,从而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感,人们交往的范围和层次愈益扩大,从而体育活动为人们彼此了解创造了条件。体育这种亲和功能还是维持君臣之道、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载体;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协调人们的行为,向被统治阶级宣传并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可以说体育活动无形中成为这种有效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