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地缘因素在吐蕃文明东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历史学
来源:  作者:石 硕  点击:次  时间:2001-07-2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综上所述,由于吐蕃的总体地形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而导致了其东部地形环境的相对开放以及其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形环境的相对封闭,进而决定了其东部方向的对外交通极为便利而其南部、西部和北部方向的对外交通则较为困难,因此也决定了吐蕃文明向东发展的可能性要明显地大于其向南、向西和向北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说吐蕃自西向东倾斜的地形构造及由此所决定的交通条件还仅仅只能说明吐蕃自身的地形条件为其文明的东向发展提供了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因为向东倾斜的地形及东部便利的交通条件并不等于其文明必然向东发展),那么,当我们把吐蕃放在一个更大的地理单元,即整个青藏高原乃至更大的地理范围之中,通过进一步考察吐蕃与其广大的周边环境之间在地理因素上的异同,我们就不难看到吐蕃文明的东向发展具有地缘上的必然性。


三、吐蕃文明的高原特点决定了其东向发展的必然性

  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本土所建立的吐蕃王朝,其初期的地理范围大体只相当于今天的西藏地区。但后来吐蕃王朝经过长达两百余年的武力扩张所占领和控制的地区以及吐蕃王朝灭亡后吐蕃文明逐渐扩散和分布的地区,则大体包括了今天西藏和青海的全部、甘肃大部、川西高原、滇西北高原及新疆南部部分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一辽阔地区正好与整个青藏高原的地理范围相重合。也就是说,自公元七世纪以来吐蕃文明由西藏高原向外发展的过程,其最终的结果是这一文明仅扩散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域,而基本上未超出青藏高原的范围。这一突出现象表明,高原环境因素对于吐蕃文明在空间上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西藏本身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地理单元上与整个青藏高原是一个天然的整体。而西藏的地理位置又恰好处于青藏高原的西端,因此,环绕于西藏东北、东部和东南的整个外围地区,即甘青地区、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一带实际上都是青藏高原的东延部分,都属于青藏高原的地理范围。这种状况,决定了西藏的地理环境与其东部广大外围地区的地理环景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藏与甘青地区、川西高原和滇西北高原都同属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同其周边的外围地区相比,它们基本上是一个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但又略微向东倾斜的高原整体。

  二、西藏与甘青地区、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都同属于高原气候带。其特点是温度低,气温年差较小、太阳辐射强以及垂直分布现象显著等。这一地区的高原气候带又可进一步分为能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除唐古拉山至昆仑山之间的北羌塘地区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10℃的高原寒带外,另外两个气候带即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都横贯于西藏及其东部的广大外围地区。如高原亚寒带气候区即包括了西藏冈底斯山以北的南羌塘地区、青海的南部及甘肃的祁连山区。该区每年≥10℃的天数少于50天,年降水量东部600~800毫米,中部400—700毫米,西部及祁连山区为100~300毫米。高原温带的分布地区则更为广泛,包括了西藏的阿里地区一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藏东峡谷区、川西地区、青海中部及柴达木盆地,该气候区每年≥10℃的天数在50天以上,海拔较低处可达150~180天。年降水量差异较大,从川西高原的500~1000毫米到柴达木盆地的50m毫米以下。,

  三、由于西藏与甘青地区、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都处于同样的高原环境,同样的高原气候带,因此,它们在自然生态方面也基本接近。它们不仅都属于高山始成土一干旱土壤区,同时也都属于高寒植被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又被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植被带,即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灌丛草甸带和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除西藏阿里一昆仑山地一带属于高寒荒漠带外,其余的三个植被带都同样横贯了西藏至甘青及川西北等东部外围地区,表明西藏与其东部外围地区在生态植被上大体趋于一致。此外,整个青藏高原的动物群也都属于高地森林草原的草甸草原、寒漠动物群,除高地寒模动物群主要分布于藏北高原地区外,其余的高地草原草甸和高地森林草原等两个动物群的分布,也都同样横贯了西藏及其东部外围地区,说明西藏与甘青和川西高原等地区在动物生态方面也有较大的一致性14。

  如果说西藏的地理环境与其东部广大外围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很大的一致性,那么与之相反,假如我们将西藏的地理环境与其南部和西北部外围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比较,则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西藏南部外围地区主要有尼泊尔、印度等国,尽管它们都同西藏接壤,但它们却处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南亚地形板块,属于与西藏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南亚板块属濒临海洋的亚洲湿润地区,因受到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强烈影响,该地区无论是气候及自然生态都与西藏自截然不同。以尼泊尔而论,该地虽号称“高山之国”,但其整个地形是从北向南急骤下降,除北部喜马拉雅山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外,其余70%~80%的地区海拔都在3000米以下,其中南部的特赖平原海拔仅300~600米,首都加德满都海拔也仅有1300米,所以尼泊尔基本上不具备西藏那样的高原地形环境。此外,尼泊尔属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中亚寒潮南下,加之受到东南季风影响,故其气候温暖而潮湿,雨量极为丰沛,一年仅分热、雨、寒三季。同时丰沛的雨量又在该地形成了丰富的植被和茂密的森林以及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并有犀牛、大象等亚热带动物15。由尼泊尔向南进入印度,则海拔高度进一步下降,恒河流域平原海拔仅200米,即便是印度德干高原海拔也只有300~800米。恒河流域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气候炎热潮湿,降雨丰沛,最热月平均温度高达25℃~35℃,最冷月平均温度也多.在10℃以上,故其气候和自然生态环境与西藏的差异更为显著改16。

  西藏的西北部外围地区,主要是以今克什米尔为中心的中亚地区,这一带的地理生态环境同样与西藏存在着较大差异。克什米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西缘,与青藏高原属于不同的地理单元。它虽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但却是一个多谷湖的地区。因谷地多垂直下切,海拔较低,故山谷地带往往碧绿如茵、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冬暖夏凉,构成了与西藏完全不同的自然生态区。同时克什米尔的气侯介于南方亚热带和北方内陆草原气候之间,较西藏温暖湿润,生产水稻、小麦、烟草、茶叶等,并有大象、水牛等亚热带动物17,足见其气候及地理生态环境与西藏的不同。

  由上可见,西藏的地理环境与其东部广大外围地区基本趋于一致,而与其南部和西北部外围地区则存在着较大差异。按照生态人类学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总是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相联系。而且一般说来,一种整体文化(指文化因素)往往更容易在与产生这种文化相似或相近的地域环境中得到传播和发展,而不宜向与其差异较大的地域环境中传播和发展。吐蕃文明是在独特的高原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高原文明,这种文明自身无疑具有很强的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和对非高原环境的不适应性,这首先集中表现在作为其文明主体的人的方面。这一点,我们在有关吐蕃的文献记载中可找到有力的证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向陇西及关内一带的军事进攻,往往是“恒以秋冬,及春〔夏〕则多遇疾而退。是来也,方盛暑而无患”。《新唐书·吐蕃传》亦载:“吐蕃盗塞,畏春夏疾疫,常以盛秋”。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长安的季节即是冬季十月至十一月之间18。公元787年,吐蕃军队再度威逼长安,并大掠研阳、吴山、华亭(今陕西)一带,其季节也是在秋季的八月至九月19。这就是说,吐蕃在陇西到关内一带(甘肃东部及陕西地区)的军事行动已明显受到季节的限制。原因是吐蕃人世代生活于海拔 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他们在生理上具有适应高寒气候的一系列特点。这主要表现于他们的“皮肤厚且致密,毛孔、汗孔并甚稀少,皮下脂肪发达,以是故能耐寒耐燥,而不宜于温湿地方居住。”20而由陇西向东的关内一带因海拔高度大幅度下降,春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如关中平原一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其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普遍在2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5上。即便是陕北高原区,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也在22~24℃。这对习惯于高原环境和干燥寒冷气候的吐蕃人显然难以适应,故多“遇疾疫而退”。吐蕃王朝后期,为克服气候不适和季节限制,曾一度采取启用汉人充军的办法,“及得唐俘,多厚给产、质其孥,故盛夏入边。”21但这一措施毕竟受到各种限制,况且汉人组成的军队不可能成为吐蕃完全信赖和依靠的军事力量。因此,吐蕃以其所拥有的强大军事实力虽曾攻占过唐都长安。但最终却未能象后来的蒙古和满族那样逐鹿中原,这与吐蕃文明自身的高原特点及对非高原地区的不适应性显然够大关系。

  既然吐蕃向陇西以东及关内地区的扩张已明显受到季节和气候等地理因素的限制,那么,吐蕃向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扩张则面临着完全相同的情形,而且其所受到的气候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限制则更为显著。南亚地区属非高原地区一其自然生态环境与西藏存在着巨大差异,且气候炎热潮湿,难以为高原人的生理特点所适应。在吐蕃王朝时期,吐蕃军队曾两度攻人过恒河流域地区。一次是公元648年,唐以王玄策率使团出使天竺,遭天竺劫掠,吐蕃以此为契机,“发精锐一千二百人,泥婆罗国发七千余骑”22,向天竺发起进攻。这次南攻天竺,名义上是助唐的军事行动,但实质应是吐蕃借助唐的声威,率其属国泥婆罗独立地向南亚进行的一次武力扩张。史载吐蕃这次出击,一直打到天竺乾陀卫江(今恒河)沿岸,“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23“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24。吐蕃第二次进攻天竺是赤松德赞在位期间。据《贤者喜宴》和《巴协》记载,此次吐蕃军队远征天竺王,一直进兵至恒河两岸,使天竺王向吐蕃俯首称臣25,吐蕃军队在恒河岸边树碑以纪武功后班师回朝。很显然,吐蕃两次向南亚的扩张在军事上都获得了极大成功,且大有所向披靡之势。然而,吐蕃以其对南亚地区所拥有的这种绝对的军事优势却并未导致它对该地区的控制,吐蕃这两次进兵,均旋即退兵而未能实现对征服地的占领和统治,最直接的原因显然在于吐蕃军队无法适应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及其自然生态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吐蕃对其南部弱小邻国泥婆罗也仅将其作为属国而实行羁糜统治,同样未进行实际的占领,这恐怕也与当地的气候等地理因素有关。泥婆罗气候虽不及天竺炎热,但因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降雨丰沛,这对生活于干燥高寒环境的吐蕃人同样较难以适应。此外,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中亚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也同吐蕃有较大差异,它的气候同样为西藏人所不适应。一个显著的例证是,公元十世纪末,仁钦桑波受耶歇斡委派,率僧徒二十一人前往克什米尔学佛,“但是由于西藏人不适应克什米尔的气候,只有两人仁钦桑波与玛雷必喜饶回到阿里,其余的人都死在克什米尔了。”26因此,吐蕃王朝之所以未能有效地向中亚扩张,除了受到唐与大食势力的扼制以及交通相对不利等原因外,气候及生态环境的限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吐蕃向南亚、中亚乃至陇西以东的中原地区的扩张都受到气候及地理生态环境的限制,那么,吐蕃由其本土向东部广大外围地区即甘青、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一带的扩张,则完全不存在任何地理因素的限制。前已论及,吐蕃文明是产生于独特的高原环境中的一种文明,这种文明自身具有很强的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和对非高原环境的不适应性。由于西藏的南部、西部及北部外围地区都属非高原地区,它们的气候、地理生态环境和海拔高度都与西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吐蕃文明在地缘上明显地具有向这些地区发展的不可能性。而西藏东部广大外围地区,即甘青、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一带,无论是气候、海拔高度或自然生态环境都与西藏大体趋于一致,它们均同属于青藏高原这一整体地理单元。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吐蕃文明向东而不是向南或向西发展,主要是为其自身的高原特点和它所面临的周边地严环境所规定。同时,这种规定反过来也限制了吐蕃文明发展的地域范围。虽然吐蕃的文明曾在空间上全方位地向外进行扩展并力图超越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线,但最终结果却仅仅是使其文明扩散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域,基本上未越出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吐蕃文明在空间上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受到自然环境的规定,关键在于这种文明自身所固有的和无法克服的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与对非高原环境的不适应性。可以说,正是这种高原适应性特点及其所面临的周边地理环境,最终从地缘上决定了吐蕃文明向东发展的必然性。

 


  注释:
  1谭立人、周原孙《唐善交聘表》、《中国藏学》,1990年2期。
  2,4 (日)佐藤年《唐代青海、拉萨间四道程》《东洋史研究》第别卷第1号,1975年
  3 P·伯希和《西藏古代史》,巴黎,1961年版。
  5见《释迦方志·遗迹篇》所载从河州通吐蕃一道至泥婆罗国的路线。
  6(日)森安孝夫《吐蕃在中亚的活动》,《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劳江泽 西藏人民出版社沙1986。
  7 任乃强、曾文琼《吐蕃传地名考释》》(M)《西藏研究》1982年2期。
  8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民族研究通讯》》1980年
  9 刘肃《大唐新语》》卷十一“褒赐”第二十三。
  10,11《蛮书》卷七。
  12 黄显铭《文成公主人藏路线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1期,《文成公主人藏路线再探》》,《西藏研究》1984年期。
  13《旧唐书》卷一四O(高仙芝传)。
  14见《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第二章《中国气候特点》,第八章《中国的植被和植物区系》,第九章《中国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和第十七章《青藏高原地区》。中国科学出版社,i985年版。
  15 (尼泊尔)N·B·塔帕、D·P·塔帕《尼泊尔地理》,杭州大学外国地理翻译组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77年。
  16《世界地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
  17 B·A·普利亚尔金《克什米尔》,乐铸译,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
  18《资治通鉴》卷223,《唐纪》39,广德元年条。
  19《资治通鉴》卷229,《唐纪》9 9,贞元三年条0
  20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
  21《新唐书》卷216《吐蕃传》。”
  22《册府元龟》卷973 《外臣部·助国讨伐》。
  23《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贞观二十二年条。。
  24《旧唐书》卷 198《西戎传·泥婆罗》。
  25见《巴协》,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P39
  26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P3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