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成书的学术原创 郭红松绘 学术原创处于知识生产的顶端,却处在出版群体利益链的底层。 前段时间,耗笔者10年心血的一部书稿终于封笔,但在联系出版时却遇到难题。编辑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本书的出版发行周期一般为两年,有关销售方的费用要拿到40%左右,一般情况下,书店是老大,销售后能马上结账就算烧高香了,而拖欠书款的事时有发生,出版社是拿不起这笔经费的;其次是印刷方,物价上涨,厂里要利润,工人要吃饭,当然是先付款后开机;最后是出版社,现在都企业化了,编辑一本书后要上交社里管理费,还要支付相关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算来算去,一本书的整个出版发行成本要数万元。这位编辑讲,如果你对自己的书有信心,我们可以给你稿酬,不过5000册以上才开始计酬,按照7%的销售比例支付。如果作者怕出版社隐瞒发行数量,可以请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但是相关费用要由作者承担。 我算了一笔账,自己的书要销售30000册才能收回成本,而且见钱还要申报个税。事实上,学术类书籍极少有销售5000册以上的,如果说5000册以上给稿酬,实际上是说你要稿酬没门……我不敢再往下想了——这就是说,要搞学术原创,就得花费10年的心血和1年的薪水。 据《中国青年报》2007年9月披露,清史专家冯佐哲耗费20年心血出版了一本《和珅评传》,售价仅18元。出版后不久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批同类题材的书籍,包装精美,售价均在40元上下。冯先生深感惭愧,觉得学术无止境,于是买了好多同类题材的书籍回去学习,结果发现人家竟然是抄他的,而且一抄就是几页、几十页,最厉害的一本是一字不差,仅换了一个时髦的书名。可见,目前要推广学术原创,不得不考虑两方面的成本:一是公开透明的成本,如出版社、印刷厂家、发行商和税务等成本;二是地下成本,比如你还要分几杯羹给那些抄袭者和盗版者。这样一来,学术出版生态系统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最上层的是抄袭者和盗版者——这是一个寄生群体,他们中有的成为暴发户,有的成为高级人才,日子过得挺滋润;次之是发行商和印刷商,他们只赚不赔,不愿承担风险;再次之是出版方,他们虽然辛苦却也能保证可观的利润;处于出版群体利益链最底层的是作者,特别是学术原创者,既要花费心血创作,又得支付传播费用,可谓“陪了夫人又折兵”。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认为你的书不赚钱,表明你的书水平不行。这话我不爱听。欧几里德写《几何原理》赚了多少钱?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行了多少册?马克思完成《资本论》,自己又得了多少好处?还有人说,你可以去申请科研经费或找私人赞助。据笔者所知,社会科学方面的地方经费资助一般不超过1万元,不说科研工作本身要花钱,就是全部给出版方也只占需支付成本的几分之一而已,况且多数人还申请不到。再说找私人赞助,这不是明摆着让学术原创者当叫化子吗?还有一说——学术原创者可以去应聘教授,教授的工资高,足可以弥补前期投入。其实,即便受聘为教授,支付能力也是有限的。前些年,北京大学的阿忆在网上“晒”工资,抖搂自己的家底,其实也是找一个理由搞兼职,为了养家糊口。还有一个损招儿,那就是违背学术道德出卖著作权,谁要评职称给人家署个名,好要一点可怜的赞助。不可否认,眼下这种做法很流行,只是在这种不光彩的交易里很难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搞原创是一种精神享受,如果署那么多追求私利的人名,那作者仅剩的一点精神享受岂不早已荡然无存? 在整个学术出版生态链中,书店吃出版,出版吃作者,作者吃原创,原创又能够吃谁呢?学术原创是知识生产的源泉,当原创被吃得穷困潦倒时,整个社会的学术系统就会营养不良。让原创处在学术出版系统的最底层,是一种不正常的学术生态现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让它回归本位。(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科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