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的主题之一就是写忧愁,因为忧愁是无形的,所以很能表现诗人的功力和灵感,用梅圣俞的话说:“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後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描写愁思的名句,诸如“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等等,脍炙人口。在隋唐之前,尤其是在南北朝以前,有三个描绘愁思感受的惯用词汇,非常入神,成鼎足之势,冠绝一时。一个是“肠中车轮转”(或者是“腹中车轮转”),比如《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古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悲歌》) 心中愁思萦绕,愁肠百结,仿佛有个车轮在肠中转动。这是描述在忧愁时候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的。还有一个是“惄如调饥”,最早出现在《诗经·国风·周南·汝坟》中: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什么意思呢?译成白话文,就是:“没有见到远方的 还有一个就是“病酒”。在早期,病酒叫“酲”,《毛诗正义·卷十二·节南山》中就说:“病酒曰酲。”大致就是“醉”的意思。这种用法最早也是出在《诗经》中: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诗经·秦风·晨风》)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经·小雅·节南山》) 忧愁好比“病酒”、喝醉了一般,亦是以身体的感受来写忧愁的。 如果我们在说多一些,比如“忧心如惔”(《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熏”(《诗经·大雅·云汉》),以及“形容枯槁,忧心如焚”(曹植《释愁文》)、“忧心如捣”(周鲂《密表呈诱曹休笺草》)等等,可以从中发现,在隋唐尤其是在南北朝以前,诗歌的作者总喜欢把忧愁这个感受,描述为身体具体感受、或其他于此类似的身体感受。而唐宋以后,诗词作者更喜欢把自己的忧愁外化为一件事物或者一种景色。这是很明显的变化。其中原因,值得寻味和探讨。 当然,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主要说说“病酒”的相关知识。 一、“病酒”的三种意思 刚才说到“病酒”,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名词,因为在一些诗词曲中经常提到,有名的比如: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上阙)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上阙) 这里面的“病酒”,主要是指是喝醉酒,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样子,即“醉酒如病”。这是第一种意思。 “病酒”第二种意思,就是因为经常性饮酒过量而引起疾病,即“因酒生病”。这层意思出现的比较早,在《史记》中皆可以看见这种说法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大名鼎鼎的“战国F4”之一“魏公子”,因为经常喝酒而导致疾病,死了。估计是因为酒精肝、肝硬化之类的病。以后,“病酒而卒”几乎成为人物传记中常用的词汇了。当然,并不是史书中的“病酒”都是这层意思,也有前面说的第一种意思,比如: (皇甫)亮三日不上省,文宣亲诘其故。亮曰:“一日雨,一日醉,一日病酒。”文宣以其恕实,优容之,杖胫三十而已。(《北史·卷三十八》) 皇甫亮旷工三天,文宣帝知道了,就亲自询问:“皇甫同志,你没有请假,就旷工三天,本年全勤奖是没了!今天你说得出理由,还则罢了;如果说不出理由,嘿嘿,开除公职还是轻的,重则小命难保!”皇甫亮同学可不含糊,回禀说:“一日雨,一日醉,一日病酒。”三天不上班的理由:第一天下大暴雨;第二天,因为下暴雨,心情不好,又因为旷工内疚,喝酒一不小心喝醉了;第三天是酒醒以后,身体非常难受,头痛欲裂、神志不清,结果还不能上班。文宣帝听了,心想:“这家伙挺老实啊!”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就特别优待了他:“好吧!今天就放你一马。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孤拐伸出来,让我敲三十下解闷。”由是可见,这里面的“病酒”是第一种的意思。 此外,“病酒”还有第三种意思,就是“嗜酒”、“沉湎于酒”的意思,即“嗜酒为病”。这种意思比较少,如 “然各有病,元(德秀)病酒,刘(迅)病赏物,萧(颖士)病贬恶太亟、奖能太重。若取其节,皆可为人师也。”(《旧唐书》、《新唐书》引李华《三贤论》) 这里面的“病酒”指的是嗜酒如命,已经成为个人缺点的意思。 有时候,把饮酒过量也称为“病酒”,这种涵义与第一种意思相差不大,而且就是从第一种意思申发出来的;而且无论“病酒”的三种意思有什么具体的差异,都是与“酒”“醉”有关,所以这种意思不再单列。 二、关于“酲” 我们刚才说过,“病酒曰酲”(《毛诗正义·卷十二·节南山》),《说文解字》也说:“酲,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从酉,呈声。”关于这个“酲”字,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东西。酲,从“酉”,很好解释,因为“酉”本来是古代用以盛酒樽皿的样子,也就有酒浆的意思。而“酲”就是“病酒”,与酒有关,用“酉”作偏旁是很好理解的。而酲,“呈”声。古汉有“同声相训”的原则,那么“酲”与“呈”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面就主要说说“酲”与“呈”的意义联系。 呈,《说文解字》说:“呈,平也。”这个说法不对,至少是不准确的。王筠《说文句读》就批评说:“他书皆无此训,盖 比如“裎”,“袒也。从衣,呈声”(《说文解字》),就是脱掉衣服,使得以前被遮住的身体呈现出来。 比如“程”,“程者,物之准也”(《荀子·致仕》)、“程,量也。示也。”(《广雅》)、“程,法也,式也”(《玉篇》),通过这些解释,我们可以看到,“程”的本义就是通过度量,使得原先不清楚的物体显露出具体的尺寸大小来。 再比如“逞”,这个更好理解,我们都说的“逞能”,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才能努力的表现出来给别人看。“逞”本义就是施展、显示的意思,比如《庄子·山木》:“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因为“逞”有显示的意思,也引申有“通达”、“得逞”等意思。 ……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非常多。那么,“酲”是不是也有这层意思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国宋代蒸馏酒出现以前,酒的度数是很低的,大致也就几度、十几度而已。如果是二十度以上的白酒,李白喝了“斗酒”,那就不是“诗百篇”了,恐怕早就“胡话连篇”了。再早期的酒,更像是现在南方的醪糟,甜兮兮的,酒味比较淡。古代人为了让酒味更重些,会除去里面的水分,但其中的糖分是提取不了的,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糖分也会呈正比例上升。而大家都知道,糖水是很黏稠的。糖分高的酒水自然也就黏稠了。古人说“厚酒”(诸如醹、醲及酷)、“薄酒”(如醨)就是从这种黏稠度上出发的。 喝酒的时候,无论是厚酒、薄酒,都饮到肚里,相当于被遮住了。但喝完酒以后、尤其是在酒醉醒来以后,我们整个人都会觉得头重脚轻、神志不清、头昏眼花,有一种迷迷瞪瞪的感觉。这就是把酒的黏稠感觉,集中体现在我们的感官上面。这就是把酒呈现出来的字,就是“酲”。 现在我们大家喝得是白酒,一般恐怕找不出这种感受。如果喝红酒、米酒,大概还能窥见“酲”造字本义的一斑。 三、从“病酒”到“扶头” 喝醉过的人,对醉酒都会认识得比较深刻。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的“酲”字条中说:“夫人之醉不以为病也,当其既觉,则头目不清,心神昏眊,夫而后病其醉也。”“头目不清,心神昏眊”,似乎很能表现病酒的难受。 这种病酒,不仅体现在神志不清、头晕眼花等状态,还会表现在心理和其他感官上,比如心烦气躁、容易生气,口渴、不想吃东西,甚至不想闻见饭菜油腻的味道,所以李煜就有“酒恶时拈花香嗅”(《浣溪沙》)的词句。与之类似的感觉,就是忧愁、离情。随便举个例子: 到秋来还有许多忧,一寸心怀无限愁,离情镇日如病酒。似这等恹恹,终不肯断了风流。(《元曲》【金菊香】) 古人能在“病酒”与“忧愁”的感觉上找到共通点,可谓是灵犀一点,善于描绘了。这种使用“病酒”的诗词曲,在唐代以前也有不多,在宋朝以后大量出现。一方面是蒸馏酒的出现,使得酒水中的酒精度数迅速提高,可以达到三四十度,诗人“病酒”的机会明显增多。其二,就是“病酒”代替“酲”,并且用“病酒”来描绘忧愁都成为惯例。 上面说了,病酒是很难受的,古代可没有现在的科技,造不出“海王金樽”,解酒药要没有特效药。但人也不能就这么硬挨着呀,聪明的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发现在病酒时,再喝一些低度的酒来调和一下,可以明显缓解病酒的诸种症状。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世说新语·任诞》) 文中说的“五斗解酲”,就是“病酒”后解除症状的措施。 “解酲”的酒,在后来的诗词中有了另外一个名称,叫做“扶头酒”。我们读宋诗、宋词、元曲的时候,经常会见到的“扶头”,说的就是这个“解酲酒”。为什么在宋朝以后“扶头”出现的次数增多,与上面说过的原因一样,就是因为这时候高度酒的出现。 通过这些解释,可以看出,科技发展,对于文学、文化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的。 “病酒”的话题,今天就说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