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六百年兮天安门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2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盘龙华表

     

     

    天安门鸟瞰

     

    日日夜夜,北京长安街宽阔的大道上奔涌着车水马龙,时时刻刻,站立在雄伟的天安门前,总是令人感到庄严神圣……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会场,也是国徽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巍峨出九州

     

    天安门造型典雅、壮丽、庄重,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天安门,现通高34.7米。红墙城台之上的城楼为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城楼东西面阔九楹(间),南北进深五间。城楼上的36扇朱红菱花门扉,60根通顶圆柱,柱顶上的藻井与梁枋绘有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将天安门城楼装扮得美轮美奂。在宽阔的城台上,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的梯道(马道)。天安门的红墙下开有5个拱形城门洞,中间的城门洞最大,明清之际惟有皇帝可以出入。天安门前横贯着一条金水河,金水河上架有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为宽阔,古称“御路桥”。 在天安门的前后,各有一对高大壮观的汉白玉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每个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高9.57米。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始建于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承天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在五洞牌坊后延伸着一条笔直的中央御道,穿过端门,直通皇宫的午门。1651年(清顺治八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在明清两代的500年间,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或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天安门原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

     

    天安门在明清两朝就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据《日下旧闻考》载:“凡国家大庆,覃恩,宣诏书于门楼上,由垛口正中,承以朵云,设金凤衔而下焉。”

     

    “金凤颁诏”

     

    “金凤颁诏”,是为明清两朝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时在天安门举行的颁诏仪式。史料显示,颁诏仪式约为:诏书放在紫禁城太和殿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诏书,捧出太和殿,暂放于午门外的龙亭里,然后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抬到天安门城楼上,再将诏书放在宣诏台的黄案上。其后宣诏官登台,宣读诏书。此时,在天安门下的金水桥畔,文武百官等按官位序列面向天安门依次行三拜九叩大礼。诏书宣读后,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衔放在木雕的金凤嘴内,再用彩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垛口的正中徐徐放下,城楼下早有礼部官员双手捧着“朵云”恭候。随之,“金凤”嘴中的诏书落于“云盘”中,此举称为“云盘接诏”。如此,皇帝发布的重大命令(诏书),在天安门上进行一套隆重而繁琐的仪式后,方能向全国各地颁发。

     

     

    气势非凡的石狮

     

     

    雕刻精美的金水桥石栏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天安门前曾上演过彪炳中国革命史册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以后,长安街上的天安门,这座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血汗的建筑,以其特有的巍峨与庄严,象征着一个古老文明的新生,并出现在中国的国徽上,成了伟大祖国的象征。

     

    天安门广场,是明清时代天安门前的一个“T”形宫廷广场。当初,这个封建皇帝的宫廷广场封闭而严密,沿广场的边缘筑有红墙,红墙内侧并建有“连檐通脊”的千步廊,是封建皇帝举行盛大庆典等重要活动的场所。广场北至天安门及两侧皇城南墙,天安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宽敞的“横街”,该街东西各有一门,即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在民间,东西长安街便以此得名。宫廷广场南至明代的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民国时期改叫中华门,后被拆除),出大明门过一条棋盘街(亦称天街)便直达正阳门。如今,天安门广场是一个雄伟、庄严的人民广场,并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广场。

     

    通衢要道

     

    天安门前的长安街驰名中外,有“神州第一街”之称。长安街修建于明代,是兴建北京紫禁城、皇城和内外城时最主要的道路。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它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距今有600年的历史。长安街,其名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含长治久安之意。

     

    明清之时,长安街仅长七、八里,有十里长街之称。当年从长安左门至东单牌楼,名为东长安街;从长安右门至西单牌楼,称西长安街。1940年,内城城墙的东西两侧的建国门与复兴门被拆开后,成为近代长安街的雏形。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曾是矗立在天安门前东西“横街”上的两座“三座门”。新中国成立后人流大增,对来往车辆和行人不太方便。于是在1952年前后,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这两座“三座门”被拆除。之后,随着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街作为体现首都政治、文化和外交功能的中华大道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天安门周围的多处古建名胜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位于天安门城楼东侧的太庙,原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始建于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民国成立后,于1926年将其命名为和平公园对公众开放。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天安门城楼西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时的社稷坛,又是古都北京历史上的第一座公园,原称中央公园。民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