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我觉得,人们的确会闻得到一种香味,或杏或果,好滋味的啊.不过需在心中去尝....... 孔子是在杏树下讲学的么?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孔子是在杏树下讲学的,称为杏坛。“杏坛”一名,在先秦文献中仅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孔子)乃下求之,至于泽畔。。。 关于他的故事非常非常地多,以下是流传广泛的一则: 这一天,孔家小院热闹非常,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此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 不管孔子到底是在哪种树下讲学的,孔子的影响则是与世界文明演进历史相伴随的。 苏格拉底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呢?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小的时候,跟父亲学手艺,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关于他的故事非常非常地多,以下是流传广泛的一则: 这一天,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呢?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不管苏格拉底对学生的回答是否存在遗憾,苏格拉底的影响是与世界文明演进历史相伴随的。 比较一下他们的生卒年代:孔子(前551-前479),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享年70岁;从生卒年上来说,孔子比苏格拉底早82年,孔子卒后10年苏格拉底诞生. 比较一下他们开始从教的年龄:均在三十岁左右…… 比较一下他们曾经历的授课形式: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他的治学治国的主张.苏格拉底在古希腊聚徒讲学,四处游说. 比较一下他们的教材:孔子的教材完全是口头的,《论语》一书据说是由他的弟子们整理而成的对话体著作。苏格拉底的教材完全是口头的,而记载他的有关言论、思想等对话体的书如《自辩篇》、《克里多篇》、《斐多篇》,《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也是分别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根据记忆整理而成的。 比较一下他们给我们的感觉,那就去闻闻秋天的果的味道吧. 事实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到入秋,秋越深,叶越红,人们越会闻得到一种香味,或杏或果,持久不散.不过需在心中去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