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无人不知,然而梁祝的原型在哪里?数百年来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在全国出现了多个版本。“这个传说的原型就在南京。”江苏省高淳县桠溪镇文化站站长吕克斌肯定地表示,梁祝传说的原型在南京高淳的桠溪镇。( 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曾正式发文,命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中国梁祝文化之乡”。但在此前,该协会已经命名河南省汝南县为“中国梁祝之乡”, 浙江上虞为“英台之乡”。一对梁祝,已有三个家乡,如今再加上这南京高淳,梁祝的“户口”究竟在哪?这真把大家弄糊涂了。 糊涂之余不由心生纳闷,为何这些地方如此积极地给梁祝“安家落户”呢?无利不起早,在笔者看来,无非是给地方利益找借口罢了。试想,千年传唱的梁祝爱情故事,感动了多少人,何人不晓?一旦梁祝“落户”,打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旗号,该地将招来多少游客观光,将带来多大的品牌效应,将为地方增加多少旅游经济收入?其中的利益关系不言而明。 近年来,给历史名人安“户口”的现象并不少见,当前盛行的公祭之风便是其中典型。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而且,公祭的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一些祭祀活动纷纷向“国字号”进军。祭祀的地方多了,免不了要抢“祖先”,于是出现了河南与甘肃抢老子,陕西与河南抢黄帝,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国花、国鸟之类的“国字号” 之争。然而,各地争来吵去,最终却没有一个结果。每个地方都希望自己推荐的鸟类能成为国鸟,因为这不仅涉及荣誉,更重要的是涉及旅游、展览等和地方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齐齐哈尔市代表在向全国人大推荐丹顶鹤为国鸟时,便明确地说“一旦丹顶鹤当选就会给齐齐哈尔市带来什么什么”之类的话。显然,他只是从地方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是从中国大众的利益出发来推荐这个国鸟。 不管是国花国鸟之争还是名人故里之争,实质都是地方利益之争。为了争夺历史名人的归属地,一些地方政府不惜血本,办庆典,开研讨会,唱足了“文化台”上的“经济戏”。虽然文化和经济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却不能把文化作为获取地方利益的一种手段,否则,不仅不利于文化的真正发展繁荣,而且对经济发展也未必有好处。对此,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算了一笔经济账,“不少地方都宣称,通过‘公祭搭台,经济唱戏’,共签订多少亿元合同,引进多少亿元资金。实际大多是自欺欺人,不是将意向性合同说成事实,就是移花接木。” 给名人找“户口”之风可以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