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周济:霜叶正红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那天从书城回来,手里提着一袋书,有一些古籍和两本英语原版小说。我把书柜里几本旧书拿出来,腾出地方好放进新书。在这一刹那里,似乎有一种安适的感觉油然而生:在这个清平年代,退休后生活是这样从容不迫和充满乐趣,不妨借用一句古话“清时有味是身闲”。我又想起有的古人读书时的样子:身披鹤敞衣,旁边还焚着一炷香,这好像太过分点;我可以在自己的斗室书房里,一边看书,一边泡一杯清茶为伴,让窗外的城市喧闹声远去。或者我还可以到西天目山脚下的“农家乐”去过几天放松日子,在闲散的下午,来到溪水旁树阴下,坐在一块溪石上,打开书本慢慢地读……

       

        读古籍念诗词是我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自娱。我从小生长在浙江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小县城里,住在外公家,记得在一间客房里有一个大书柜和许多线装书。外公和父亲经年工作在外,只在节日回家。从小学开始,每到暑假,母亲就教我背短小唐诗,一天背一首。每天下午母亲放一只西瓜在一口井里,在吃西瓜前我必须把诗背出来。稍长大些我开始背四书,这里有不少难懂的句子,母亲讲不清楚,我也囫囵吞枣地把它们背下来。当外公回家时,我和他睡一房间,躺在床上,他兴之所至会给我讲许多东西,记得他给我讲诗的平仄声,还有那时字典注音用反切法,他教我反切口诀,等。后来家乡沦陷,家里住了日本兵,等日本兵迁出,家就像被大水冲过一样,所有东西,包括家具书籍都荡然无存。不过,这个时期给我埋下了爱好古典文学的种子。

       

        由于时代原因,我高中时参加学运,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与大学无缘。我一开始就是干新闻工作。也许会使现在的不断跳槽改换门庭的年轻人吃惊,我在新闻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从一而终”。干新闻本身就需要不断学习,看各种书也不能偏废,而我对于古籍却情有独钟。我抽空看诸子百家、稗官野史、杂七杂八的诗话和文人笔记等。每当看到一首好诗,我就把它背下,甚至平时在看报刊时,看到有文章引用一句诗是我不知道的,我都要找到它的原文,一般都要把它们背下来。我的脑子像一台电脑,经过细水长流般存入,几十年来却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信息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学习的兴趣一度转向,开始学英语。十年后,我应邀到美国洛杉矶一所大学开设一门《中国电视》课程,用英语讲课,回国后继续在上海电视台担任英语节目顾问。这一时期有充裕时间学英语,学习环境也很好。

       

        我在2003年第二次退休。一天,我偶然产生一个念头:何不用诗词为切入口,来讲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呢?因为到现在为止,所有古典诗词读本的注释都很简单,包括各种“鉴赏辞典”,人们念诗一般也是就事论事,浅尝即止。而许多诗词在我眼前展开的图画却丰富美丽得多。在每首诗里,诗人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或咏事,或咏人,或诉说自己经历,或剖视社会现象,无不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当你走进唐宋诗词的世界,里面竟是一个如此博大而瑰丽的文化海洋。我写书的构想逐步明朗,英语优势也想到了,不妨写成中英对照。因为当前世界上正在兴起一股中文热,它可能有助于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海外去。在写的时候,材料在信息库里基本上是现成的。2008年初,书最后写成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名字是《唐宋诗词精品——中英对照》,并外加一个名称“中国文化海外读本”。但是,中国人对书里收集的都是最短小普及诗词是否认账呢?还好,许多老同事老朋友看了都给以积极的评价,说是“独辟蹊径”,一位上海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说了这样的评语:“书中讲述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历史跨度大,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且有自己的观点。”

       

        一阵纷扰以后,日子重归逍遥和宁静。读书给了我额外的报偿,这是我始料所未及的。

       

        春时山花固鲜艳,秋日霜叶亦灿烂。人们常说金色童年,而晚年,又何尝不可以是金色的呢?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