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温儒敏:守住那种自由宽容的氛围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1-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这个“博雅清谈”很有意思,平时大家开会、读书都很“职业化”,难得有闲情坐下来放松清谈。也许这种活动可以联络感情,增添自由和谐的气氛。刚才乐黛云和谢冕老师都谈了他们的书,唤起我对许多往事的回想。我这本《书香五院》原来不是在写作计划之中的。年前北大出版社编审高秀芹博士跟我说,校庆110周年快到,能否写点纪念性的文字出版。我还有些犹疑,因为一直俗务缠身,难得有闲。接着就过春节了。在享用几天清净的时候,翻阅了近年来我散落在报刊和文集上的一些文字,发现不少都涉及我在北大中文系学习与工作的经历,也可看到近二三十年中文系的变迁,多少都和“纪念性”搭得上界。于是一时兴起,从中选择了二十多篇,临时又写了几篇,凑成这本小书。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对中文系历史的回顾,以及七八十年代我求学生活的描述,包括对许多恩师名家的怀念。此外是一些讲演、访谈、随笔,涉及中文系的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以及中小学课程改革等问题,跟我近十年来主持北大中文系的工作相关,可从某些侧面看到中文系的学术面相。这本书充满对五院的怀念。中文系居于五院三十年了,这里书香味浓,文化积淀厚,我们对五院都有一种难于割舍的感情。而过一段时间,中文系就要从五院搬家,迁到新的人文楼去了。这本小书出版也是一种纪念吧。

     

      这本书的主角不是我,而是北大中文系,所以书名副标题就叫“北大中文系叙录”。主要是写北大中文系的精神、五院的氛围、五院的人物。我是1978年到北大中文系上研究生的,1981年留校任教,一晃儿,30年都过去了。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是和北大中文系联结一起的。出版《书香五院》,除了表达对北大中文系感激之情,还有一个想望,就是说说我所感触与理解的北大传统。记得在中文系90周年系庆的时,我发表过一篇文章,说北大中文系是有她的“系格”的。“系格”是指一个院系的品格、个性,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是独特而宝贵的。我主张“守正创新”,而自由宽松的学术空气就是我们要守的“正”的一方面。北大中文系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其间也有很多“折腾”,但始终思想自由,空气比较宽松和谐,很适合人文学者生存。这里不是没有矛盾,人事关系也可能有复杂的一面,但大家都比较宽容,能给他人以空间,实在不行也尽量保持君子之交,不至于让矛盾纠缠扩张,彼此难堪。就说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派性”吧,这里也是曾有的,但很少会弄得剑拔弩张。平时某些实际利益之争也会产生矛盾,但多数都不至于闹开了,成为“死结”。因为老师们大都是学问中人,比较注意精神品格,主要心思还是做学问,而学问的天地宽得很,所以眼下即使有利益之争,也是“适可而止”。北大中文系规模又比较大,“缝隙”很多,每个人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有些矛盾解决不了,就躲一躲,这也是一种化解。不像有些单位,形成壁垒鲜明的两派,以至于躲都躲不起,那风气就坏了。北大中文系是“人和”的系,“消化”能力很强,能把许多非学术的矛盾都给消化了,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是我们的“系格”。

     

      当然,有些矛盾也难于解决的。特别是学术方面的争议,包括不同学科以及不同治学理路之间的矛盾,可能是常态,有这些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正好可以互相制衡砥砺。问题是要有规则,给别人说话的权利,尊重他人的存在。过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里有很多老先生,开会时常常会为某些学术或者教学问题吵到面红耳赤,谁也很难说服谁,但大都不会因此而伤和气,当面吵得凶,吵完之后就没事了。中文系各个学科“性格”不同,有些教授脾气很大,个性很强,甚至不少偏激的“奇谈怪论”,但大家都能宽容。有的教授批判性很强,言论可能比较叛逆,有些“出格”,上面是难于接受的,甚至给我们压力,但中文系和北大还是比较能够理解这种批判角色的功能,尽量给予保护。老北大那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现在还多少保留在中文系和一些比较传统的院系中,这是北大的精魂,是北大的魅力。

     

      可惜,现在许多大学和院系变得世俗了!什么都盯着市场,什么都要赶潮流,把排名竞争看得那么重要,结果把空气搞得越来越紧张,不知学术自由为何物了。过去是政治干预太多,没有自由,现在则实际利益之争太多,还是没有自由。我最近去了台湾,访问了六个比较好的大学,那里社会很乱,但我发现老师比较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教学上,老师之间的收入也不像我们这里那样两极分化,贫富不均,心态都还比较自由平和。一个学校里如果市场化了,教员的贫富差距太大,老师难免都去想办法“创收”,势必败坏校风,影响学问,也影响学生的成长。现在不少学生也是很焦虑的,一年级就想着日后找工作有多少工资什么时候可以有车有房子,想着出国,很难安心读书了。你说做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可能把他们吓住了,恐怕要“三年冷”也不容易。这的确是个问题。所以我很希望北大好的传统能往下传。不只是缅怀过去,讲一些对现在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隔膜的校园传奇,而是想办法让校园尽量排除外来的干扰,保持一份纯净,一种理想,让老师们能安心教书做学问,学生就能在一种自由宽容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对粗鄙的东西有些免疫力。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