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陈思和:慈禧太后是凶手吗?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1-1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历史学家、现代科学、法医一起出来说话,当然是令人兴奋的。不过问题还是有的,“死因”研究报告只公布了光绪死于砒霜,并没有报告谁是杀害光绪的凶手。

     

        ●从一般的治学态度来立论,历史学科与文学学科的根本区别,就是文学需要有奇特的想象力,而历史需要的是确凿无疑的证据……如果编纂清史也这样的大胆揭示所谓“真相”——检测了砒霜就推断出“凶手”,那可要当心冤假错案了。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有《陈思和自选集》《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以及编年体论文集《笔走龙蛇》等十几种,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

     

        2008112,清史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专家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测出光绪皇帝头发里的含砷值高,断定光绪死于急性砒霜中毒。一份《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通过媒体被广泛宣传,是可以理解的,近十多年来,清宫戏被神神鬼鬼地细说和戏说,再加上媒体讲坛的专家说书,清史已经成了中国民众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流行话题。这回是动真格了,历史学家、现代科学、法医一起出来说话,当然是令人兴奋的。不过问题还是有的,“死因”研究报告只公布了光绪死于砒霜,并没有报告谁是杀害光绪的凶手。我查了中国网上的报道标题是“现代技术确证清光绪帝砒霜中毒而亡,凶手待查”,这是非常客观和严肃的态度。但是,同样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我看到了这样的报道:

     

        经现代科技手段对光绪的头发、遗骨、以及衣服等进行检验,得出结论:光绪死于急性砒霜中毒。那么是谁对光绪下的手呢?史学家研究后认为——慈禧太后是毒死光绪的凶手

     

        请注意,我这里引录的是报道的标题新闻。黑体字在原版面上是大了几号的主标题,接下来还有一大版面的文章,分别引录了四个人的讲话——中央电视台编导钟里满的《检测光绪头发》、清西陵文物管理处耿左车的《光绪遗物及保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的《慈禧太后是凶手》和中国人民大学王汝丰的《光绪死因研究的意义》,这四篇讲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报道,连同标题新闻,给我的印象是,光绪死因研究的报告不但公布了光绪死于砒霜,而且找到了下毒的真凶——慈禧。本来,关于光绪死于非命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一百年,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得到过澄清。现在翻过案来,难道现代科技不仅能够检测出尸体头发里的砷值,还能检测出砷值里含有凶手的信息?

     

        于是赶快上网去找材料,经过推究才明白,这份报道不仅仅来自《死因研究报告》的内容,而是记者根据四篇采访材料拼凑起来的。但这样一拼凑,“砒霜中毒”的真相被挤到了标题里,而大块文章却是“慈禧太后是真凶”的爆料。当然这也不是媒体记者剪辑编造的结果,因为这四篇采访确实都是围绕了这份《死因研究报告》展开的,其前两份采访是客观介绍检测的起因和过程,以及崇陵保存的情况,而后两则采访,才是关于慈禧是凶手的推断。我认真读了后两篇文章,深感失望的是,那两位专家没有提供任何新的可靠证据,尤其是与这份《死因研究报告》的结果没有关系,不过是借了《报告》的公布而作任意的猜想。

     

        戴逸先生的文章我在网上找到了出处,原采访发表于3日,题目是《戴逸谈光绪之死》,而《慈禧太后是凶手》的内容与《光绪之死》相似,题目可能是记者加上去的,变得更加耸人听闻。但是在戴逸先生的《谈光绪之死》里,戴逸先生还是没有提供实在的证据,他的结论基本是推理出来的,理由是“当时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里,不是在光绪手里,皇权的代表就是慈禧。她能够下命令,如何如何做,怎么做,都没有人敢反对。她的命令可以贯彻,可以执行。其他人都不行,都不能够下达这样的命令,要毒死光绪。谁也没有这个权力,谁也不敢,也不可能做。只有慈禧点头,只有她能够命令手下执行这样重大的决定,除了她,没有人能发这样的指令。”逻辑上这样推论是不错的,但从法律常识而言,最有可能杀人的人,不一定就是凶手。清政权里,确实除了慈禧没有人能发出毒死皇帝的指令,但是,难道太后就有权利发出弑君指令了吗?再说,弑君本来就是阴谋,既然是阴谋,还需要有合法的人来承担么?《慈禧太后是凶手》的报道所引戴逸先生的话,反复讲的都是以前流传的宫闱流言,然而最后竟轻易地做出结论:“从检验结果与史料记载来看,这应是事情的真相。”不知道这里所说的“史料记载”是正史还是野史?但权威专家的语气如此斩钉截铁,我真为这样的大胆假设捏一把汗。

     

        在《光绪死因研究的意义》里,王汝丰先生明白指出了探索光绪死因是“适应了修清史的需要”,但他通篇讲的“死因”不是用史料来证砒霜中毒,而是进一步提供了两份据说是2005年公布的“重要文献”:一份是日本外务省的档案里发现早在光绪死前四年,清朝的外交官伍廷芳与日本公使的对话记录中,就说慈禧驾崩时肯定会谋害皇上。另一份据说是启功先生回忆他的曾祖父看见光绪吃了慈禧派人送去的食物,不久就宣布驾崩了。这真是越说越奇怪了。光绪死前四年的他人闲谈记录,难道也是慈禧害死光绪的证据?启功先生出生于1912年,200563093岁高龄去世,他的回忆却到2005年才公布,而且是一位93岁的老人来回忆儿时听曾祖父讲的故事,也不知道他的曾祖父当时有多大的岁数。这样的传说放在什么讲坛上让说书人随便讲着玩,本来也可有可无,如果弄到连清史编纂者都认为是“重要文献”,并且认为“适应了修清史的需要”,那已经不是捏一把汗的问题了。

     

        我应该说明一下:我不是研究清史的,而且对于慈禧太后是不是凶手一点成见也没有。我只是从一般的治学态度来立论,历史学科与文学学科的根本区别,就是文学需要有奇特的想象力,而历史需要的是确凿无疑的证据——从儒家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精神,到胡适之提倡的“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治学态度,好像都是历史学家必须遵守的座右铭,但自从媒体讲坛与影视戏说铺天盖地席卷大众文化生活以后,历史与文学似乎已经无法区分了,真真假假煮成了一锅乌龙粥。像这类“慈禧太后是凶手”的小道新闻,作为史学家凭个人兴趣去探究也无妨,毕竟假设的大胆是需要求证的小心来护驾的,但是,如果编纂清史也这样的大胆揭示所谓“真相”——检测了砒霜就推断出“凶手”,那可要当心冤假错案了——毕竟,编纂清史是花了国家大宗的银子啊。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