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万圣节: 洋"鬼节"引发的中国式思考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1-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111是西方的万圣节,这个几年前还只被少数中国人熟知的洋“鬼节”,时下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狂欢的节日。这难免不引发一些国人的议论,相比中国传统节日,洋节咋就这么有滋有味?

     

    精心准备搞怪面具、亲手用南瓜做“杰克灯”、为好友挑选万圣节的恶作剧礼物,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动画片公司工作的宫悦嘉,这两天都在为她和朋友的万圣节派对忙碌着,这已是她第三次庆祝这个洋“鬼节”。

     

    对于洋“鬼节”的来历,宫悦嘉也能如数家珍:“万圣节是古代欧洲德鲁伊特人的‘新年’,后来逐渐演变为世界性的狂欢节。在西方国家,每到万圣节,孩子们都会穿戴稀奇古怪的服装、面具,向大人们要糖果或者搞恶作剧……”

     

    正因为万圣节这种轻松而有趣的过节方式,让不少人忘却了它的“鬼节”名号,成为人们尽情欢乐的节日。宫悦嘉说:“开始只是找个机会朋友们聚一下,后来发现万圣节很好玩,于是就成了大家的‘常规节目’。” 在吉林大学读研究生的王林认为,不仅是外国文化让人好奇,更重要的是,万圣节的过节内容充实、有趣,让人想去参与。她说:“大家戴着面具,闯鬼屋,搞恶作剧,挺新奇刺激的。”

     

    有专家指出,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之所以被广大国人接受,正是因为它们有丰富的过节方式和具体的节日仪式。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说,相比于西方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过节内容单一并缺少仪式。现在,虽然一些传统节日已成为法定假日,但原有传统仪式丢失,使这些节日少了过节滋味。以中秋节为例,古人过中秋,不仅要赏月,还要拜月、祭月、娱月,吟诗作赋来歌咏月亮。但现在我们中秋节却仅是办台文艺演出、商家搞些促销活动,这不仅让传统节日少了传统味儿,传统文化缺失了传承载体,也让人们对传统节日多了些许乏味之感。无怪乎有人觉得中秋节沦为“月饼节”,端午节变成“粽子节”,传统佳节逐渐成了商家自己的狂欢。

     

    此外,洋节在中国“吃香”,还由于它冲淡了原有浓厚的西方传统文化色彩,而只保留了让人放松、开心的内容。“过别人的节日,图自己的快乐。”王林这样为洋节注解。万圣节也好,圣诞节也好,也许对于喜欢过洋节的国人来说,它们的本质只是最单纯的“找乐”。那么,为了大家的快乐,传统节日不妨向洋节学两招,充实过节内容,创新过节方式,别再让吃顿“团圆饭”、看台文艺晚会外加玩几圈麻将,成为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惟一套路。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