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论坛——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学术研讨会9日在北京闭幕。这个由中国文化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会议,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在“数字时代”的路向与选择。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1995年,美国技术专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这样说。13年后,他的预言变为现实。 数字技术不仅“对科技、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推动”,同时“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文化部部长蔡武如此感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记录和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手段。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的“世界的记忆”项目,旨在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推动社会公众更广泛地享有人类的文化遗产。 各个国家纷纷推出相关的措施和计划。中国也不甘落后——中国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在文物和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佳绩;中国艺术研究院尝试利用数字技术对大量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 无疑,抢先敲开文化遗产“数字时代”的大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信息建设的重要标志。然而,将文化遗产放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我们果真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吗?就在急切渴望数字技术为中国文化遗产带来“脱胎换骨”时,专家们清醒地发现,对于中国这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度,数字技术带来的未必都是“福音”—— 一部《赤壁》给人们带来视觉奇观,却也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国电影引以为傲的美学特性。数字技术正在从一种文化话语的转换之术变成一种影像的幻觉之境。不会“说谎”的文化也许有一天会成为“真实的谎言”。 更加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影像之外不断加长的濒危遗产名单。技术毕竟不能直接转变为人类的智慧,数字技术最终也不可能代替人类的精神创造。 文化创造的虚拟性、文化传承的边缘化,都在提醒着我们,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数字技术也可能成为一柄“双刃剑”,在给世界以丰富生动的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会使那些不具传播强势的弱势文化样式受到来自“文化单极化”的挤压。 叩开“数字时代”的大门而不陷入“数字陷阱”,需要的不仅仅是数字技术的激情,还有我们智慧的理性。如何更好地驾驭数字技术,使之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所用,需要我们深长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