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戴冰:弱水三千一瓢饮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2-1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一叠声的难难难,像一堆水泡似的哀叹。读书读到如此地步,想必眼苦,心苦,脑苦,所以我很怀疑张潮的书房就叫“三苦斋”。

       

        不过这是著述家的读书心得,浮浅如我,既不敢学,也学不来。

       

        倒是近人顾随在他的《不登堂读书外记》中说得随和。他把书分成三类,一类是读的书:凡具有庄严性,深刻性,即所谓硬性的书籍,或本非硬性,而读者却以之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属之。其次是念的书:凡只须朗诵而不必了解其意义的书籍,如村塾中学童所念的“三”“百”“千”“万”,和尚所唪念的经咒之类,属之。其三则为看的书:凡只用眼睛去看,而不必一定研究其意义,朗诵其文字的书籍,属之。

       

        张潮于书是渐进式,先藏,后看,继而读,继而记,继而用。有人可能会指责我颠倒了张潮的顺序,其实想想就明白了,熟记是防着手边无书时还能用,所以究其目的,还在于一个用字。

       

        顾随于书却是并列式,读之书(所谓用心),看之书(所谓哄眼),念之书(所谓快嘴),三者并行不悖,张弛有据,既拓宽了书的功效范围,也为如我这般的人留下诸多自我安慰的借口。但反躬自省实际情况,却发现自己就连这样一副菩萨心肠竟也是实实愧对了的。道理很简单,顾随于看于念之外,毕竟还有书要读,而我于一切书,竟都只是看了甚而只是念了。素常以读书人自居,今天才知道不过一看书人念书人罢了;这还不算,我于书之散漫之枝节横生,有如坡顶上打破银瓶,水流下泻,遇物而赋形,顺势而改道,竟无一丝儿章法可循,想想,怎不心惊而惶然?

       

        这样说非关矫情,如不信,试举半年来的情形即可知我所言非虚也。

       

        从哪里说起好呢?就从父亲要我给他在网上买一本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开始吧。因为父亲说不错,所以买了两本,留一本自己看。内容是先秦诸子寓言的解读。先看上卷,《庄子寓言解读》,凡十篇。看得八篇,突然悟到不读原典,终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于是翻出《庄子》,打算逐篇精读;《逍遥游》才得个大概,又悟到庄子始宗老子,不知其师,何知其徒?于是又翻出《老子》来。这次雄心更大,想想《老子》不过区区五千言,除了细读精读,还打算背之诵之,心想有了这五千言打底,庄子当可顺势而下迎刃而解了。不想背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两句,忽尔就异常地想念起古代打仗的事来,忍不住立即找出《史记》来看《项羽本纪》,看完,已是欲罢不能,于是又看《李将军列传》及《留侯世家》、《孙子吴起列传》等诸篇;看到《田单列传》时,忽又想起小时候看的《杨家将》,里面有杨六郎学田单布火牛阵的故事,于是扔开《史记》,翻出《杨家将》来,裹带着将《说岳》及《说唐》又看了一遍。接着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壁鏖兵”数节,看到孔明借东风,与周郎斗法,联想到鲁迅先生“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话,又很想知道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是何等样人,于是打开《三国志》,看《蜀书五·诸葛亮》,接下来自然是刘、关、张、赵、马、黄了。也许是远极思近,有一天突然厌烦了冷兵器的时代,而怀念起炮声隆隆的现代战争来。这样的书我收了不少,《九十年代十大战争》《航母大决战》《搏杀中途岛》《决战库尔斯克》《血捍莫斯科》《闪击波兰》《偷袭珍珠港》《闪击英雄》……

       

        以上只是有迹可循的一条线索,其间旁生的枝节还有不少,我记得有半部汪曾祺的《晚翠文选续编》,半部车前子的《好花好天》,四分之三部阿城的《闲话闲说》,五分之三部赵珩的《彀外谈屑》,十分之一部《明小品三百篇》,十页《公孙龙子注解》,半部《荷马的世界》,半部悬念小说选《杀死伯恩斯坦》,《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中的《聊斋志异三论》……但这些书彼此之间谁为因,谁为果,又是如何机缘触发,牵丝挂缕,从一本跳到了另一本,那就全然不可复记了。

       

        至此,再回想《寓言的密码》,只觉遥兮远兮,如在天涯,杳兮渺兮,如对太古矣……

       

        我也曾分析过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心浮气躁,神思不能专一之外,恐怕也有一个好书之人意欲阅尽天下文字的心理在作怪吧。只要瓢够大,腹笥够宽,谁不想一瓢饮尽三千弱水呢?只是吾生也有涯,而书也无涯,却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残酷事实,所以蜻蜓点水,那心理实则上是想以点带面,虽不敢欺人而自欺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心理又岂止是好书之人所独有呢?好色者,好德者,好财者,好穿者,好吃者,好饮者,好权势者……凡有所好,无不想以斗量海,以有涯穷无涯,这大约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普遍而隐秘的谵妄吧。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