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太原到厦门的前三四年间,每逢周末常到太原南宫古玩城楼上的博古斋闲聊。太原博古斋是上海博古斋在太原的分店,主人原晋曾在山西古籍书店工作,他对古籍版本非常熟悉,每次闲聊,话题不外中国古籍和学者间的一些趣闻。
我在原晋那里亲见过陈寅恪《论<再生缘>》的原本,油印一册,书品极佳。关于本书的形制,现在人们早已熟悉,我就不多说了,我奇怪的是何以太原会有这样一本书流传?
我曾问过原晋此书得自何处。他说是前些年在太原南宫旧书摊上买到,原晋运气比我好,因为我也常来这里闲逛,却与这本书无缘。而原晋遇到了。让陈寅恪和太原发生一点关系,也是一位大学者对地方的恩泽。
《论<再生缘>》是陈寅恪1954年油印的一本小书,当时只送过很少的人,后来香港友联的印本,据说是章士钊带到香港的,余英时最初所见到的就是这个本子,这在陈寅恪研究中是为人熟知的。
《论<再生缘>》具体的印数,我们一时难以确切明了,但油印这个技术条件决定了不可能很多,再说陈寅恪对自己著作在当时的流传也很谨慎,想来流传的范围很小。但太原不是文化中心,这样一本印数和流传都极有限的书,何以会几十年后出现在太原的旧书摊上?
我想这本《论<再生缘>》流传到太原可能有两个渠道,一是陈寅恪亲自将此书赠送他在太原的熟人(包括亲属、学生和朋友),二是在太原的学者仰慕陈寅恪,辗转得到本书。如果此书是陈寅恪亲自赠送友人的,一般说来会在书上题款,但我在原晋处见到的此书既无印章也无题款,而陈寅恪和山西学者具体交往的情况,我们至今还了解得极少,常风先生在世的时候,我也问过他和陈寅恪的关系,记得他只说过非常佩服陈寅恪。我想还是后一种可能性较大,它应是当时山西史学界知名学者手中的书,因为一般读者不具备得到此书的前提。
上世纪50年代,山西大学历史系梁园东、阎宗临、郭吾真、常绍温、王守义、张一纯等教授,和国内一流学者间多有联系和交往,此书很可能来自他们当中。陈寅恪当时在广州,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和广州联系较多的是常绍温教授,她后来离开太原回到了广州中山大学,也许本书会是她家中散出之物?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一时记不起在何处读过一篇文章,其中回忆说陈寅恪一个弟弟的儿子(不一定准确),曾在上世纪60年代下放到晋东南一带,在中学或是在一家工厂,爱写诗,本书也许与他有关。最后一个猜测是陈寅恪的学生、北京大学教授王永兴“文革”时期被下放太原,《论<再生缘>》流到太原,会不会与他有关?
以上都只是一点逻辑推想,如果能有知其事者把此事说清楚,对研究陈寅恪著作的流传会有帮助。
去年八月间我回太原看朋友,在博古斋见到原晋兄,顺便提及此书,想再看看,原晋兄说他已将此书送给一位朋友,我也就不便再细问此书的下落了。但我们现在可以确定,上世纪中后期,这本油印的《论<再生缘>》曾是山西学者的读物,他们对陈寅恪先生的敬意也自在不言中了。
陈寅恪先生专题请点击:
“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