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最近读到一本新书,是好友钟国兴所著的《升级才能生存》,这是一本研究企业管理的书。全书阐明了一个观点:“在当今时代,企业最激烈的竞争是升级之争,不升级便是死亡。”“升级是一种时代的理念,是一种时代的哲学,也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更快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也完全适用于个人。在今天的社会里,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人,如不及时地升级,就不能很好地生存。 个人的升级靠什么?靠学习,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读书。 对于读书,当下出现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方面,就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迫性而言,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没有今天来得突出。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我们对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渴求。但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新媒体迅猛发展、娱乐方式多样化和社会风气浮躁的今天,一些人无暇读书了,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读书了,而只是满足于浏览网络、收看电视。和已往相比,现在认认真真读书的人,似乎在减少。 读书的必要性在于一个人不可能直接体验所有的实践,也不可能直接和很多的高水平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于是阅读这种间接的实践活动就有了必要。在现代条件下,我们获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途径固然比过去更多了,但读书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下降。在所有的媒介和读物中,书籍依然是获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若就知识的系统性、思想观点的深度和阅读的审美感受来衡量,书籍依然不失为最佳的选择,无论是上网、看报,还是听广播、看电视,都不能完全取代甚至是完全不能取代读书的功用。 有人说现在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了,没有时间读书,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许多人的工作是很忙的,有的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们中不少人仍然挤出时间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阅读。这说明,是否愿意做某一件事,实质上不是有无时间的问题,而是重视与否的问题——重视了,就舍得拿出时间、付出精力。即使拿不出整块时间,也可利用零星时间一点一滴地学习,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学有所成。犹如储蓄,日积月累,渐见其多;就像春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信息、报刊、书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对于个人来说,接受什么信息、阅读什么书籍的确成了一道难做的选择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多读一点旧书。所谓旧书,就是那些被证明见解卓越、质量上乘的经典名著,这样的书比起那些拼凑、剪贴的急就章的新书来,要好得多,从中得到的教益、启发、美感也更多。现实无论怎样精彩,毕竟是短暂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宝库,储存着无比丰厚的积淀。笔者以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兵家的经典著作,堪称人类思想文化的巅峰之作,其涉猎之广泛,思想之深邃,见解之高妙,时至今日能与之比肩者,寥若晨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往往早有洞察,并做出了极为精辟的分析,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读这样的经典著作,以一当十,事半功倍。读书读旧、看报看新,读旧书、看新闻,研究历史经验、观察现实变化,不失为一条读书和研究社会的好经验。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新媒体和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出现,且变得日益重要,但我们依然要呼吁读书的价值,保持读书的习惯,在读书学习中不断“升级”,以适应变动不居的时代。 林治波,山东文登人,1963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从事战争史研究。2000年调人民日报,从事新闻评论工作,现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