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程裕祯说“心”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2-2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心”是一篇大文章,说了一遍,意犹未尽,再略言之。

     

      这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大概就是“人心”和“民心”。“人心向背”,往往决定一个政权的存亡,所以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开明的统治者都深谙“民心不可违”的道理。古代的帝王自封为“中心”(即“中央”),要求臣民对自己“忠心不二”。在现代社会,“核心”显得非常重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工厂到学校,都要有“核心团队”。任何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的部属“同心同德”,不要“离心离德”;强调要有“向心力”,而不要有“离心力”,强调要“全心全意”、“一心一意”,而不要“三心二意”、“半心半意”,更不要“假心假意”,因为只有这样,上下才能“齐心协力”。

     

      作为一种社会道德,中国文化一直主张对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和“怜悯心”,就如同佛家所讲的“菩萨心”和“慈悲心”。可悲的是,当今有极少数人“昧心”行骗,“成心”欺诈,把人们的“善心”几近骗光,诈完,使社会滋生了“疑心”、“狠心”和“冷心”,对真正希望救助的人充满“戒心”,往往导致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失去机会。看着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有些“寒心”。

     

      作为一种取胜策略,中国古人注重“攻心术”,讲究“攻心为上”。在今天的社会里,开展“交心”活动仍然是化解矛盾、解决人际关系的最好途径。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诗说:“心有灵犀一点通”,打开心灵的窗户,放进和煦的春风,没有什么心结是不可以解开的。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建立了“心学”。早在庄子已有“心斋”之说,主张排除一切思虑和欲望,从而保持心境的清静纯一。佛家则有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讲的是“心领神会”,“心照不宣”;至禅宗六祖慧能,宣扬“心不染尘”,“但净本心”,“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宋代理学形成,出现了“心性之学”,与禅宗思想互通,程颢说“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朱熹更讲“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陆九渊进一步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还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人们要探求宇宙,认识事理,只要“发明本心”就行。明代王守仁继承和发扬陆九渊的思想,强调天地万物不过是“心”的产物,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心中,他举例说,有忠君孝父之心,才有忠君孝父之理;君父死了,心中仍有忠君孝父之理,可见理在心中。他把“心”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到极致。

     

      “心学”在今天,当然不会有多少人认同,但它仍然可以启发人们的“心智”,人生不能忽略了“修心”。因为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关键还是看他的“心”怎么样。如果“心”偏离了本位,其为人处事能持正吗?所以,人正必须心先正,正人必须先正心。心若不正,人何以正?若不正心,何以正人?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