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学术论著要提升自己的质量,这个说法本身已蕴含着一个前提,即承认目前出版的大部分学术论著质量较低,甚至根本没有质量。那么,一部(篇)学术论著质量高低的判据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真正的判据只有一个,即它有否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假如它在学术上只是前人或同时代人研究成果的低水平重复,那么它不但没有学术质量,甚至也不符合学术规范。学术研究的灵魂是创新,惟有创新才能确保学术论著的质量。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创新”并不是向壁虚构,创新必须有充分的依据。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学术论著既具有创新的观念,又具有充分的理据?我认为,学术论著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作为研究主体的学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熟悉自己所探讨的问题的“研究前史”。一般说来,学术论著总是以某个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只要这个学者不是首次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那么在他动手研究这个问题以前,它必定已有研究前史,即已有前人或同时代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后来的研究者就必须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充分的了解。有的研究者不认真探讨问题的研究前史,就夸耀自己提出了新观点。其实,“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假如一个研究者不了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旧观点是什么,他又怎么能够判定,他现在提出的观点是新的呢?由此可见,只有认真地阅读前人和同时代人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已经提出过的旧观点,后来的研究者才可能提出与他们不同的新观点。要言之,创新研究的前提是熟悉自己所探讨的问题的研究前史。假如没有这个前提,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其次,创新是极其艰苦的思维劳作。研究者不但要对自己的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和材料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也要对前人和同时代人留下的代表性的成果做出批判性的考察。这两方面的批判性考察的结果会显示,研究者究竟能否提出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旧见解不同的新见解。如果前人或同时代所持有的某种见解大致上是合理的,那么后来的研究者能做的工作或许就是认同这一见解,但在论证方法或论据上提供新的、补充性的材料。从逻辑可能性上来分析,研究性论著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观点创新、论证方法创新、为旧观点提供新论据。事实上,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否价值也很容易做出判断,即在上述三个方面有否提供新的东西?如果没有,那就是低水平的重复。正如所罗门国王所说的:“太阳底下无新事。” 最后,即使一个研究者在对某个问题的探索上形成了自己的新见解,但如何通过论文或著作的形式把自己的新见解明晰地表达出来,使读者理解,仍然是一个容易忽略的环节。比如,有一本书的名字叫《中国人学史》。这个名字就给读者留下了模糊不清的印象,因为它既可以被解读为“中国人(类)学(研究)史”,也可以被解读为“中国人学(习)(历)史”。又如,另一本书的名字叫《我的人生哲学》,而书的封面上又赫然写着:“某某自述”。岂不是同义反复?既然是“我的”,当然是“自述”,反过来也一样。只要写“某某著”就可以了。何必画蛇添足!假如一个研究者连自己的书名也写不清楚,读者怎么敢奢望他能把自己的书的内容写清楚。总而言之,认真地对待学术研究这一崇高的事业,或许应该对自己提出如下的要求:决不允许任何无新意的所谓“学术成果”转化为出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