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季风书园”因为租约到期引发生存危机问题。不过,能稍微令人欣慰的是,“季风”仍然在开门营业,自它之后,也再未出现过有知名的人文书店关张的消息。 貌似人文书店得以有了些喘息的空间,但这并避免不了我们继续对它的命运提心吊胆。熟知这个领域的读者都了解,人文书店的最大生存动力,不是对盈利的追逐,而是书店经营者们一厢情愿、理想主义般的坚持。但命运多舛的是,这股本就后劲不足的热情,又遭遇到了经济寒风的袭击。2009年是公认的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人文书店能否挺过这个寒冬,不容乐观。所以,目前人文书店的悄无声息,并不等于它们已经找到良好的经营方式。反而,一个存在的最大可能是,在这个经济和季节同样寒冷的季节,人文书店已经集体进入喑哑期,只待最后一根稻草压到身上来,便悄然消失在商业大潮中了。 去年,针对人文书店的纷纷凋零,我曾撰文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人文书店的唯一出路”,建议人文书店搬离闹市区,用节省下来的资金,扩大书店的营业面积,可以将书店和咖啡店混开,还可以拓展一下经营范围让书店兼具画廊功能…… 多元经营不会影响到书店的纯粹性,只要在细节多下点工夫,顾客自然能从中充分感受到人文气息,继而喜欢和依赖上小众书店。但经营书店毕竟也是一种商业行为,除了要在人文特色上多下工夫,归本溯源恐怕还是脱离不了要向商业靠拢。人文书店和商业并非水火不容,只要商业目的是指向为读者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的,都可以考虑实行,这样既会让读者找到精神家园,也会令人文书店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我注意到,一些人文书店已经在商业途径的探索上趟出了新路子。比如厦门的晓风书屋尝试走世俗路线,不但在门口堆放《男人装》、《瑞丽》之类的时尚周刊销售,店内也不乏财经、职场图书以及网络当红小说,因为比台湾的书便宜,很多台湾游客会在晓风书屋购买大量图书,于是,代为台湾读者邮寄图书也成了这家书屋的特色营销之路;都说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谋杀”了传统书店,但哈尔滨的一家民营书店“中央书店”在开设网络购书服务后,虽然注册用户和大型网上书店没法比,但个人采购图书数量却平均达到7册,这说明人文书店并非不适合网络经营,它们也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将自己的“定位准确、推荐专业、服务到位”等优势挪移到网上来。 此外,还有一些人文书店发挥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优势,定期邀请文化名人开办讲座、签售,也给人文书店增添了不少人气。 需要说明的是,人文书店经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套用。所在城市文化氛围的不同,甚至书店在同一城市开设地点的不同以及服务读者群体的不同,都需要独特的经营思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更适合用在人文书店的经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