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岁逢己丑,俗称牛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牛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巨大的贡献,它与人类相依为命,结下不解之缘。如今农业虽然走向机械化,但人们还把拖拉机亲切地叫做“铁牛”呢! 我国的牛种类很多,如北方的黄牛,南方的水牛,以及青藏高原的牦牛等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极能吃苦耐劳,干活兢兢业业。鲁迅就曾以牛自喻,他在《自嘲》一诗里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佳句,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青年一代怀有的一颗赤诚、火热之心。 牛在为人类服役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忍不拔的品格。它和马比较,特点更为突出。例如,马非净水不饮,而牛遇泥塘也能饮用。马、牛各自拉车,若遇坡陡路滑,难以行进时,马只得退了下来,而牛呢,二目圆睁,耿着脖筋,憋住了气,硬是挺在那里纹丝不动。虽然拉不上去,但也毫不松劲。 此外,二牛相争,一定要分出胜负。据说如果“顶牛”在难解难分时被人拉开,那么,七天之后双方不约而同仍在彼时彼地再次交锋,一决雌雄方肯罢休。这大概就是“牛脾气”的犟劲吧! 牛的性格如此可爱,无怪乎以牛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戏剧里的《牛郎织女》、《小放牛》、《牛头山》等,以及有关的影视作品,都为人们喜闻乐见。有些演员还以牛来命名呢,如豫剧名丑牛得草字“饮水”,号“料足”,惟恐牛饿着。老影星牛D、相声演员牛群,则把群牛集于一身。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对牛的感情是何等深厚,同时也标志着喜剧演员的性格特点。 北京以牛命名的街、巷有好几处,如牛街、牛王庙、卧牛胡同、牛角胡同、牛肉湾、牛血胡同(今留学路)等等。牛街是回民聚居区,坐东朝西有座古老的礼拜寺,它建于辽统和十四年(公元996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寺内建筑庄严、华丽,布局严谨,并保存着许多珍贵文物。每逢穆斯林节日,来到牛街礼拜寺参观、访问、聚礼的国内外贵宾络绎不绝。牛街具有东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独具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热情好客的牛街人,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牛街是北京的一处和平友谊窗口,那么,在牛王庙旧址新建的三元立交桥则是一处现代化工程,是首都建设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 在工艺品中,牛的造型别具风格,而最大、最精美的应首推颐和园里的铜牛。铜牛在昆明湖东岸,文昌阁之南,昂首伏卧,环顾青山绿水,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在自然山水与草木之间,给园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铜牛铸于清朝乾隆年间,牛背上铸有金牛铭,谓之“镇水”——相传大禹治水时,每治理一处,便将一头铁牛沉入水底,以防河水泛滥。“镇水”固然属于古人的愿望,但牛确有水性,莫看体态笨重,浮游水中却轻松自如,其本领不亚于河马。河马其实不是马,倒是牛的本家,不仅面貌接近,而且在动物学分类上,还都属于偶蹄科呢! 牛不管是耕田还是拉车,一向不慌不忙,稳重老练,所以北京有句俗语:“下棋、钓鱼、坐牛车——不能忙啊!”然而君可知,牛若狂奔起来,其速度之快令人震惊。牛在我国古代战争中,也曾立过汗“牛”功劳。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用乐毅为帅讨伐齐国,所向披靡,齐国田单据守即墨,采用火牛阵大破燕兵,收复失地。这火牛阵是将数百头黄牛排列整齐,面向敌营,在牛角上绑好尖刀,再将牛尾浇油、点火。于是群牛狂奔似排山倒海,只见满营火起,敌军望风而逃,全线崩溃。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于1927年12月在北京前门外华乐园首演《火牛阵》,合作者有郝寿臣、姜妙香、王长林、萧长华等,以后又和周信芳合作演出过这出戏,很受观众喜爱。 写到这里,脑海里泛起了悠扬的歌声:“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哪里去了?莫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而我心中最难忘的,是矗立在深圳街头的那头威猛、雄健的拓荒牛,它是深圳的城市标志,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和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这精神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仍然激励我们奋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