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万里长城——中国的象征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3-0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结束这次历史之旅之际,让我们借助万里长城来回顾一下中华古代文明。长城纵贯了2500多年的中国历史进程,横跨了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市区的广大地域,它不愧为中国的象征。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建筑,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北方各国纷纷修建防御性的长城,以互相防御并防止北方草原民族侵扰。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临洮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主要目的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在今天的陕西、内蒙古等地仍能见到这些长城的遗存。因此秦始皇被公认为修建长城的肇始者。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17世纪中叶的明代末年,前后修筑了2000多年。到清代,康熙帝采用“怀柔”政策,决心罢修长城,从此长城成为历史的遗迹。现存的万里长城西起甘肃河西走廊的嘉峪关,东至河北东北部濒临渤海的山海关,而明长城向东延至鸭绿江附近。长城总长度为6300多公里,约合13000华里,基本保存完好,因而被称为“万里长城”。长城是历代中国人付出了极其艰巨的劳动和牺牲的产物,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长城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20077月揭晓的世界新的七大奇迹评选结果中,名列第一。长城是来中国及北京的国际友人必访的名胜古迹,许多人穿着印有毛泽东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衣衫,快快乐乐登上雄伟的长城,留下了永难忘怀的记忆。

     

     

     

    甘肃敦煌汉代长城遗迹

     

     

     

    嘉峪关悬壁长城

     

     

     

    北京慕田峪长城

     

     

     

    烽火台

     

     

     

    嘉峪关关城鸟瞰

     

      长城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关城、敌楼、烟墩等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历代修筑长城都依照“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关城隘口或建在山峡深谷、危崖绝壁之间,或建在河流转折之处,或建在交通要塞。到了明代,城墙防御体系极其严密,城墙以砖石砌成,高约10,宽约5,内为宇墙,外为垛口。墙上每隔30100建有敌楼,敌楼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楼只能在顶部望射击,而空心敌楼下层住人,顶部可望射击。敌楼还有储藏军械、粮草的券室和运兵通道。在高居山岭的城墙上还垒砌有碉堡式烟墩,一旦战争爆发,位于前线的烟墩点烟报警,顷刻之间消息即可传遍全线,士兵通过能容十人并行的墙顶通道奔赴战场,从垛口进行射击。历代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上设有关隘或关城,并派重兵镇守,如明代设立“九边”重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这些重镇分区、分段把守长城。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

     

     

     

    嘉峪关关楼

     

     

     

    山海关

     

      位于北京西北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海拔1015,建有关城。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题额“居庸外镇”,西门题额“北门锁钥”。这一段的城墙依山势修筑,墙身高大坚固,下部为条石台基,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顶部地面铺缦方砖,嵌缝密实。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居庸关长城,是长城的一个主要关隘,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城墙平均高8.5,厚6.5,顶宽5.7,女墙(长城顶部两侧连绵的凹凸的小墙,用于掩护)高1,可容五马并驰或十人并进。这里山峦起伏,花木郁茂葱茏,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地处河北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相传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谭纶修建的。长约30公里的城墙,依山势蜿蜒而行,烽火台巍峨高大,城关要塞星罗棋布,楼台密集,共有158座之多。作为长城东起点的山海关,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1381年,明初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有城门四座,东门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长城西部终点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的嘉峪关镇西南隅,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

     

      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虽然现在早已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价值,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意志。有这样的精神与意志,中国人民必将创造新的辉煌,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