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钱建强:大师贬值与学术评判失范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2-2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有些词儿,用得多了就会贬值,比如大师。就像如今这大街上“美女”“帅哥”满天飞一样,“大师”叫得多了,似乎就快成为人们见面寒暄的恭维话了。

     

      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日前就对媒体表示,“是不是大师不是哪个人能说了算的”,“不能随便盖上大师的印子,真正的大师应该是在专业上‘继往开来’的学者,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

     

      朱教授的话,实际上点出了当下学术评判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尺度丧失,缺乏基本的认同。当然,这里所谓学术评判的“尺度”和“认同”,不是指现有学术体制内的职称评定规范,而是指社会对学术人物的定位标准。这样的标准没有官方版本,也没有权威机构认定,只由人们内心共同维系,就如道德原则一般不言而喻。

     

      前一个方面,我们的标准很多很具体,还能量化,比如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的数量,甚至量化到了僵化刻板,以致滋生了有的人抄袭剽窃、埋没学术创新的现象。而与之相对,后一个方面,我们的尺度却出奇地宽松,无论学术界内还是学术圈外,人物论定起来,好话没边没顶,动辄送上“泰斗”,出口便是“大师”,于是乎“大师”俨然成了人人可以奉送、人人可以佩戴的漂亮帽子。

     

      也许有人要说,国人向来以和为贵,说些漫无边际的奉承话,只是人际交往之需,当不得真,也没必要较真。自然,偶尔用“大师”来说说玩笑话、奉承话,也无伤大雅,但关键是这样的话有人越说越真,领受的人好像也欣欣然,越来越当真了。比如,现在的媒体上,许多学术访谈都爱用这“大师”那“大师”,作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招牌。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权威部门还真的打制了大师的招牌(如“大师工作室”之类),并开起隆重的挂牌仪式,轰轰烈烈地将“大师”抬到了前台。有人爱捧,有人爱被捧,这一番双簧戏演出来,可不纯是好好先生互相奉承那么简单,其中利益合谋、掌控话语的私心恐怕在所难免。在有些人眼里,“大师”这个光鲜而又能唬人的资源,不用白不用,至于会不会污染到学术空气,会不会伤及学术评判的“约定俗成”,那是无须考虑的。当“大师”越用越频,离学术本身就越来越远,而人们对学术高下的判断也就越来越方寸大乱。

     

      这些年,国学升温,“大师”也跟着升温。可是,当人们口口声声说“大师”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大师的学问,关心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真正学术造诣所在?当然,这不是要求人们在碰到学术人物时,都将他的学术成就考证、鉴定一番,然后决定用不用“大师”这个名头,而是说,当我们面对学者时,要秉持一些基本的判断原则,以避免助长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浮躁气息和功利化倾向。不是说“是非自有公论”么?“大师”多而贬值,就是公论的消失,于学术于社会都是坏事一桩。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