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人民日报》 据有关权威数据显示,最近六年来,国民图书阅读量持续走低。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人均图书消费1.75本),而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日本只有1亿多人口,报纸《朝日新闻》的发行量超百万份,而中国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报纸却屈指可数;德国只有8000万人口,出版社有2000多家,而中国却只有500多家;只有6000万人口的法国,2006年的图书销售量近5亿册。 中国作为世界出版大国,而国民的图片阅读量却是如此之低,这与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的确引人深思。 阅读量的下降,不只是影响出版社的经营业绩,更重要是将影响到国民的整体素质。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来自知识的熏陶,也就是说——来自阅读。可见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何其重要的影响。 国民阅读量的持续走低,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与我们多年来不够重视阅读,较少开展全民性的阅读活动有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单位联合发起声势浩大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相比,多年来较少推出带有号召性、引导性、普及性、激励性的读书活动,才出现“生活奔小康,阅读尚温饱”的不对称的社会文化现象。 国民阅读还存在快餐式阅读、功利式阅读、粉丝阅读、屏幕阅读等诸多问题(目前国民网络阅读的比例已超过图书的阅读的比例),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反映了国民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这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以书香门第、礼仪之邦为荣的民族来说是不相称的。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大力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必须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由于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中小学生有写不完的作业,课外阅读变成了看教辅书,很少有时间阅读课外图书,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就少光顾了。 据有关研究表明,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总量的80%以上是靠阅读来实现的,且阅读能力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从思维角度来说,广泛的阅读对知识的积累、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科学思维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曾有一则图书广告说“爱读书的孩子一般不学坏”,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其揭示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深思。当你看到孩子们正如饥似渴地读书时,难道不觉得感人,不体会到诗意般的和谐吗? 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关键是取得实效,激发国民对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国民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浓厚学习的氛围,使我们的民族因喜欢阅读而更加博大,国家更加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