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台湾地区给全台每人都发了消费券,大陆这边就有不少人说也要效仿。有些地方也已经发出消费券,虽然大多是发给贫困群体,还是惹来了不少争论。消费券到底发还是不发?如果发的话该发给哪些人?发出去又该怎么花掉呢?依我看消费券的发放并非长久之计,何况市场上各种商品千奇百怪,有的不少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要转移淘汰的产品。还不如抓住一个重点,这就是既适合大众消费,价格相对低廉,同时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产品——图书。 中国人的图书消费总量虽然很大,但除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就变得微乎其微。在中国购买图书的首先是青少年,其次就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在25岁到45岁这个最重要的年龄阶段的人群,却几乎很少进书店。他们或是因为工作繁忙,或是根本对阅读毫无兴趣,或者找不到自己爱看的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爱读书的习惯。2006年我在伦敦旅行的时候,看到地铁上许多人都坐着捧一本书,他们基本上都是成年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看书成为他们的习惯。现在让这部分的中国人养成读书的习惯,又能与国家振兴消费结合起来的,莫过于向他们发放购书券。 以中国13亿人口计算,城市人口大约6亿,剔除青少年及老年人,剩下大约3亿人,通过政府财政和户籍系统,给这3亿人每人发放500元的购书券,可以在所有合法经营的书店里购买图书。以一本书25元计算,每人即可获得20本图书,三亿人就是60亿册图书,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除了振兴图书产业之外,还可以对日益猖獗的盗版图书来一个沉重打击,消灭一大批不法的盗版书商。又通过这人均20本图书,把成年人这个最大也是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培养起他们的阅读习惯,假设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在用完购书券以后,至少每个月往书店里买一本书,那么一年又是3.6亿册的图书消费量,这可是实打实地从读者自己口袋里掏出来,不需要国家出一分钱的。如此既可以养成全民读书的习惯,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又可以振兴图书印刷物流等一大批产业,在金融危机之局势下别有洞天,岂非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