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要到了,有关部门专门发文,倡导文明祭扫,希望祭扫者用鲜花代替焚烧纸钱,希望祭祀活动文明有序等等。作为联合国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是传统节日里“节气”与“节日”唯一重合的节日,以前我曾撰文,说传统节日已被人们当成饭碗,而没有当成花瓶,吃喝成为传统节日核心内容,而人文的内容却被淡化漠视。就像清明这样的节日,也与食相关联,它是“寒食”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关于清明时节最为人们耳熟的诗句,春天来临的时候,万物复苏,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本来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的,怎么古代的先人们却愁绪满怀?也就是这样一个季节,古希腊的人们也悲伤不已,他们创作了自己的哀歌,他们边行进边歌唱,酒神在冬天里死去,又将在春天里复活,正是这样对生命的悲剧性的感伤行为,最终使古希腊产生了悲剧艺术,戏剧艺术因此诞生。 中国先人们尽管也有自己的酒神杜康,但没有人在春天清明之时来祭祀酒神,而只是在感伤的日子里,想起自己故去的先人们,生命都重新勃发了,他们是不是得到新一轮回,在这个日子里回到鲜花盛开的人世间,享受这美丽的景色。 古希腊的清明感伤,转化为悲剧艺术了,祭祀酒神的元素逐渐褪隐,人类获得了一种特有的情感表达形式,也就是戏剧表演艺术形式。中国人的清明忧伤,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一个向先人表达敬意与感恩的节日。春天来临之前,也就是春节之前,家人团圆,人们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祭祀祖先,而春天来临之后,中国人又一次表达感恩之情。 古希腊美学家说,悲剧是通过撕破美好的价值,使人们看到冲突与悲情,使受众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也就是说,悲剧使人获得的,是一次情感体验上的净化与升华,那么,清明祭扫呢,它的最终效果也是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因为在天地清明的日子里,通过一定的仪式活动,人们面对亡故的先人,表达敬意与伤怀,它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陶冶是任何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面对先人,你会发现生命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你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内心,你会意识到责任与使命。中国人重视祭祀的仪式,其深刻的原因正在这里。 清明应该有三重涵义,一是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是心灵境界的清明,人们通过祭扫,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与“清明”。第三,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却是“政治清明”。 春秋战国之时,晋文公重耳当政前曾被迫害流亡,是介子推在他饥饿濒亡之时,割股肉救了重耳,当晋文公希望报恩,试图让归隐山林中的介子推入朝为臣之时,这位舍命救主者却与母亲坚辞不受其报,晋文公只得命令部下放火烧山,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介子推与母亲出山,但最终母子俩却抱木被焚,只在山洞中留下一首给晋文公的诗篇: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一首诗里出现了三次“清明”,他只想告诉新君王,自己当年救助他,并不是希望获得荣华富贵,而只是希望新的君王能够经常“自省”,而他对君王的谏言,会以无形的力量来传达,他以死来谏君王,要勤政于民,问政之时要“清明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明晰,就是清廉而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阳光政治,而不将公权在暗中运作,造孽于民。 晋文公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设庙以祭之,每年清明这一天都会亲临介山祭祀介子推,表达感恩与省思,但一个献身者只能感动一个君王,只能让一代君主“清明”,如何保证朝朝代代君王清明,用什么方式来保证,先人们并没有去探询,也没有找到一个制度来加以保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明节,也是一个政治清明的节日,天地清明(自然)、心灵清明(人心)、政治清明(社会),这是清明节的三重境界,借着清明节这样的日子,让我们共同省思我们节日文化的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人文意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