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李文:多写是个硬道理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5-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巴甫连柯有一句名言:“作家是用手思索的,”认为只有不断地写,才能扪触到语言。老舍先生曾对人说,他有得写,没得写,每天至少要写五百字。科研人员也是这样,多写是通往真理殿堂的不二法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是思维的强化训练。人的大脑有自动编程的功能,但如果长期不得启用,这种功能就会退化。一些心灵启示和思想的火花往往稍纵即逝,须及时加以记载,而这些启示与火花通常又构成一篇论文、一本专著的起源。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经常写作,可以培养学者的问题意识,提高对社会现象和文献资料的敏感性,从而能够在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见奥妙。读而不写,只是学习过程和娱乐过程;只有开始动笔,才算进入研究状态。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学者,长期不在研究状态,读书再用功、再刻苦,也很难有真正的领悟和启迪,收事半功倍之效。

     

      写作能够把一个人的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学识都调动起来,遣上笔端、派上用途,并能够激发学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说,“因为好奇和直觉,我对很多东西着迷。”他曾在大学选修书法课,认识了SerifSanserif字体,学习变更不同字母组合之间的字间距,明白了活版印刷的伟大之处。他说,“在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这些东西能对我的生活有何实际的作用,但是,10年后,当我们设计出第一台Macintosh电脑时,我想起了当时学过的东西并将其运用在Mac的设计中。这是第一台能优美排印的电脑。如果我没有旁听那门课程,那么Mac永远也不会拥有各式的字体或是变间距字体。我要说的是,你不能预先串联起一点一滴,惟有你回顾过去,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积少成多的。”显而易见,如果史蒂夫·乔布斯不动手设计电脑,他以前积累的知识再多,也不会派上半点用场。

     

      学术研究,说到底,也是一个熟练工种。学者应养成勤写的习惯。

     

     

      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学者的产品主要是研究成果,当然,大学教授还负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成果主要有两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前者花费的时间相对要少,后者需要的时间往往较长。论文可以选择小些的题目,只要有所发现,就可以动笔,如《何典》主张的那样,“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拾得篮中就是菜,得开怀处且开怀。”在没有十分满意的题目时,完全可以写八分满意的题目;在没有找到大题目之前,不妨先写小题目。国学大师黄侃,惜墨如金,他有一句经典名言:五十之前不著书。章太炎曾多次劝他著书立说,但黄终不为所动。后因饮酒过度而去世,是年四十九岁,给学术界留下莫大遗憾。而鸿篇巨制,一般适合大些的题目。所谓“十年磨一剑”,就是提倡学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经营传世之作。但多有人误解或曲解了这句话本意,将其用作劝导学人不能一鸣惊人就不要动笔的根据,真是害人不浅。不确立题目,拟出提纲,而后围绕这个题目不断搜集、整理资料,不停地动笔撰写,集腋成裘,而是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光读书、不动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纵是一万年,也不会磨出任何一支剑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改革开放后,社科院某研究所一研究人员卡片做了两箱,另一研究人员声称做了四箱,两人竞相比耐心,硬是不着一字,被当时不靠谱的所领导树为“十年磨一剑”的典型,但直到相继撒手人寰,依旧一事无成,“他生未卜此生休”了。如果抓住了意义空前的课题,并进入攻关状态,不消说十年,即使花更多的时间,也值。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就花费了近三十年时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仅酝酿、搜集资料就花费了十一年,从1842年开始撰写提要到1859年出版,又经历了十七年。文学创作方面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倾毕生精力写出不朽巨著《红楼梦》;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著《浮士德》先后写了六十年,直到他八十一岁的晚年才全部脱稿。

     

     

      写作是一个学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著述是学者美德和才干的最好证明,也是衡量一个学者水平高下最重要的标准。学者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我不赞同“述而不作”,除非自己口述,由别人动笔。

     

      在质与量的关系上,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陈景润一篇“1+2”的推导,爱因斯坦的两篇关于相对论的论文,都能够奠定他们在科学史中的地位。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数量虽然不是成为大家名家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好多大师级的学者,如马克思、韦伯、汤因比、熊彼特、哈贝马斯,无不著作等身。或许有人会说,当年科斯就靠两篇有关产权的文章石破天惊,足以雄视百代。但这毕竟是个特例,而且,我们还得承认,经济学离自然科学较近。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一级研究员仅何其芳、俞平伯、钱锺书三位。何其芳是所长,俞平伯是何其芳的老师。钱锺书当时仅四十出头,评职称时著作只有《谈艺录》,何其芳认为他够一级研究员,就定一级研究员。这件事,通常又被拿来作为成果不在数量而在质量的证据。其实,我想,当时的文学所中人,几乎没有谁不知道写作就是钱锺书的精神生命。改革开放伊始,钱先生出版煌煌140万言的《管锥编》,就是一个证明。假若只有《谈艺录》而没有《管锥编》,钱先生的学术地位无疑要大打折扣。

     

     

      学者的权威在于能够拿出成果说话,权威也应该是那些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学者。1968年,经济学家张五常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大牌教授DGaleJohnson曾亲口对他说,该大学经济系教师升级的衡量准则,不论发表文章的多少,发表的学报的声望,有无博士学位和名衔,等等,单论研究成就,而一个人研究成就的大小,全看弗里德曼等大师如何表态。文学家蒋寅也曾说,“文革”前社科院文学所只评过一次职称,其过程“就是何其芳一个人说了算。何

     

      其芳对钱锺书说:你是一级研究员。钱锺书点点头。何其芳又对某某人说:你是二级研究员。某某人说,知道了。”这就是学术权威的地位与影响。权威是靠著述树立的,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对同行的科研能力与水平了如指掌,并做出最公允的评价,也因此能使人信服。

     

      事非经过不知难。写不出东西的人,最好不要对学术界的情况说长道短。例如,有的学者,抱怨现在创新性成果少,学术研究水平低下,云云。对此,我很不以为然。我总觉得,如果是学术圈外的人士说这样的话,或者是海外学术界里人这样评价国内的学术研究,我都无话可说。而如你本身也是一名学术界的从业人员,依愚见,对这样的话题,最好的态度是三缄其口。因为国内学术研究水平低,你作为一个当事人,也有脱不了的干系。还有的学者,只要一开口,不是说张三的著作水平差,就是讲李四的论文档次低。发这样的议论,固然有嫉妒的因素在内,但也有由于自己不写,不知做学问之甘苦的成分,因为我留心过,凡是喜欢对别人的成就说三道四,以贬低他人为人生主要乐趣的,多是自己写不出东西的人,而那些经常出成果的学者,也总能对他人的劳动予以足够的尊重。其实,最能证明别人不行自己行的,不是说,而是写,即拿出比别人更好更多的成果来。否则,如果有人问,别人都平庸,你的不平庸在哪里?张三、李四写的都不好,你的精品又在何方?你就不好回答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