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李军:学术腐败,谁之过欤?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4-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学术腐败,有各种情况,有的甚至是不堪入目、不堪入耳。这,早已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我在这里,只想谈谈科研论文发表方面存在的荒谬和畸形情况。

     

    对于很多从事教育的人,尤其是高校的年轻教师,大概普遍深有感触:辛辛苦苦,孜孜矻矻,可谓头悬梁、锥刺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好不容易熬出一篇论文。总算是自己的一点成果,就像接着一个刚降生的婴孩。可怎么也料不到,这样的历经磨难出生的婴孩,刚生下就面临的是黑户口!要想给孩子报户口,就得自己掏腰包,而且数目不小。

     

    这里,我将高校教师的论文比作婴孩,将发表论文比作给婴孩报户口,窃以为,恰到好处。

     

    我们都知道,科研论文,成之不易。高校的教师,除了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很多学校还有科研论文方面苛刻的量化指标。比如,有的学校规定,讲师两年内没有发表至少一篇科研论文的,扣其津贴500元。本来,不管是助教,还是讲师,大都是刚进校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刚参加工作,工资很低,津贴可怜,积蓄很少,要买房,要成家,还要抚养小孩,上有老,下有小。现在的很多高校,对年轻教师极端不负责任,更谈不上所谓空洞的“以人为本”。很多年轻教师居无定所,生活拮据,加之刚进校,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担当班主任,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可谓苦不堪言。

     

    这种情况,是一种普遍存在。

     

    对于所谓教授而言,有的是职称,有的是资历,有的是威望,人家发表论文,那是名正言顺。很多情况下,不用自己掏腰包,即使有时候颇费一点,那也是九牛一毛,不伤大雅。教授写出的论文,那就是含金量高,即使是剽窃,那也是心安理得。所谓教授,天经地义。

     

    年轻教师就不一样了,名不正,言不顺。年轻教师写出的论文,就是劣质产品,你要发表,首先自己找婆家,然后自己掏腰包。现在不要说核心期刊,就是一般的所谓省级刊物,一篇论文的所谓“版面费”,还有所谓的“审稿费”,大概都是至少七八百元以上,四五百元的很少。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年轻教师发表一篇科研论文,至少得贡献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

     

    关于上述学术腐败现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现在的很多所谓学术刊物,大都粗制滥造,不敢恭维。论文不是不能发表,只要作者愿意自己掏腰包,甘心倒贴,是来者不拒的,甚至多多益善。我在读研究生期间,学校规定每人至少要发表一篇论文。有的,靠自己导师的威名:把自己的论文第一作者署上导师,自己尾随在后;有的,靠自己钱包的颜面:自己掏腰包,四五百元不等,要么发在刊物的增刊,要么发在所谓“综合版”,反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有的,拉关系,走后门,堂而皇之,发表所谓论文,轻而易举。甚至更有咄咄怪事,很多的所谓学术刊物,竟然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在高校的教室、食堂、宿舍等地方的显眼处,打出各种各样“好消息”、“喜讯”、“启示”之类的广告,明码标价,张口四五百、八九百,只有自己肯掏钱,就能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还美之名曰:解决困难,助人为乐,天大喜讯,欢迎投稿。

     

    学术、科研,是极其严肃、严谨的,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甚至可以说是心血的结晶。这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劳动成果,任何人不能蔑视,更不能肆意践踏。记得很多人概叹,以前,教师们辛辛苦苦,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社会是尊重的,不管多少,总会有相应的报酬,即稿酬。那个时候,教师们干劲也足,心理也踏实。然而,这样的局面,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只能成为模糊的回忆了。

     

    现在,整个学术界,尤其是出版界,一片乌烟瘴气,黑白颠倒。不要说所谓报酬,所谓稿费,直接掏腰包能发表就不错了,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尤其是年轻教师,处境堪忧。资历低,学问浅,而任务重,要求严。如果不能发表学校规定的论文数量,不要说评职称堪忧,就是教师职业这个饭碗,也端得战战兢兢,还可能被随时揩掉。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时代越是发展,人类越是进步,教育越是提高,反而劳动成果越是不受尊重?反而备受肆意的践踏?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什么还要自己掏腰包来买得别人、社会的承认?

     

    天理何在?公平何在?正义何在?

     

    上述学术腐败情况,可谓炙手可热,气焰熏天。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这种情况日益炽盛而无人过问,听之任之?为什么这种情况有这么肥沃的生存土壤?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人反映,也不是某些相关机构不知道。为什么充耳不闻?这股学术腐败歪风邪气,为什么有其滋生、蔓延的土壤?为什么甚嚣尘上而不能遏制?

     

    当然,那些杂志社、期刊社、出版社,说起所谓苦衷,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资金少,要糊口,否则很难维系,要饿肚子,要倒闭的。理由是显得冠冕堂皇,实则是不顾廉耻。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的这个期刊、那个期刊,这个社,那个社,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一片欣欣向荣?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在的高校机制、体制,乃至我国整个教育界,都严重存在各种弊端,加之有关机构的极端不负责任和纵容、默许,助长了各种学术腐败的蔓延,肆意践踏着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的尊严。

     

    我们提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倡导尊师重教。然而,这种不谐的现象,出现在今天,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反讽。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畸形现象的出现和蔓延,究竟是谁之过欤?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