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则消息,笔者昔日的一个感受被迅速勾起——那年我第一次进入首都博物馆后,最让我震撼的是这样一个现象:在古代青铜器展馆中,许多价值连城的展品竟然是在与我的老家相邻的南阳淅川县出土的,除故宫保存的文物外,绝大多数文物都来自外省各地!我不解:自己老家的文物怎么就无偿成了北京人的文物,使老家的绝大多数人终身都不可能看到它们?当我们期望一睹它们的芳容时,还要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还要给北京人掏钱购买门票? 于是,我想了很多。在许多城里人的眼里,农村天生就是一个穷地方,总是在拖着全国GDP的后腿,可是,城市经济的各要素中,原来许多是农村奉献给他们的啊,比如源于外地农村的重点文物,摆放在博物馆后就成为北京的重要旅游景点,就成为巨大的摇钱树!这,该怎样解释呢? 还有,用全国人民的税金建造的全国重点大学如清华、北大等,在北京市招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受到质疑时,他们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北京考生的“整体素质高”。我想问:如果北京考生真的“整体素质高”,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北京的文化氛围更浓厚,而由文物组成的博物馆最多却是北京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产生了这样的奇怪现象:用牺牲外省农村文化氛围、削弱外省农村考生整体素质的办法来提高北京考生的整体素质,这本来就不公平了,可北京人反过来还要用自己“整体素质高”的理由来排斥外省考生!这是哪门子逻辑啊? 笔者建议:国家应当树立“文化公平”这个理念,今后在博物馆建造上要向省以下中小城市倾斜,不要再以文物安全的理由把地方的最好文物聚集到大城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