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读书的形而下,最着急的莫过于媒体。如今各个平面媒体几乎都开辟“读书”版面,其良苦用心也不言而喻了。然而,喜欢读书的人现在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书评的肉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拿着高倍放大镜也休想从书评里找出一根刺。就拿“世界读书日”那阵子,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各种书评来说,一些被人“评”得天花乱坠的“优秀图书”,我也很“荣幸”地拜读过,但的确没有一本翻完。我没那个水平写书出书,但还是认识字的。周围的朋友说的更直接:看到那些死劲吹的书评就没了再翻的胃口。 现在,有个事实谁也不会否认:那就是读书市场呈现萎缩,但出书数量却在增加,这意味着书评队伍也日益壮大。写书评的有名家、也有无名卒子,这符合规律。因为一千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曹操。显然,同一本书,读者能读出不同的故事、意境和启发。但有一点是不应改变的,读者大多希望看到切中肯綮的书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自评重在说明大多还属平实,他评却流于浮泛。虽然没有规定书评只能这样写不能那样写,但书评几乎无一例外地遵循着一种“潜规则”,空话、套话、废话、大话等连篇,全是溢美之辞的堆积,批评之语难觅踪迹。 照字面推测,书评,书评应重在评,而“评”就是“评论、批评及评判”的意思,可现在众多书评就没有一点“评”的意思,连起码站在中间立场说话的态度也没有,清一色“赞美诗”。书真像书评说的那样美?一番摸索包括吃亏上当后,人们发现,越是所谓的“扛鼎之作”,很多人越不喜欢,即使受好奇心驱使图个新鲜,翻了一遍甚至几页后决不会再踏进这本书。早在20多年前,那时没什么图书,只有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摆上框台的书,大家都抢着读。可如今,书越来越多,写书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谁还会稀罕那些被他人吹得神乎其神的“杠鼎之作”。每次去书店,我扫一眼被“他评”说成好的一塌糊涂的书迅速放下,老老实实抱回一些历史名著或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朱自清等“老人”的书,除了个人喜欢他们的书外,更多地还是觉得他们的书经得起历史、读者检验。 对于非常平庸而又想成为“畅销书”的作者来讲,名家们书评就是华丽的标签、抢眼的招牌和最好的免费广告;对于粗制滥造者而言,有人给写了书评无疑是往一个衣衫褴褛者头上戴了个亮丽的帽子。 一位常写书评的朋友告之,在如今自己掏钱出书的时代,出一本书不容易,于“情”于“理”,都应好话美言多讲、恶语贬词少出。由此,书评全是“赞美诗”,批评精神黯淡无光也就见怪不怪了。一本书好不好,其实也跟一篇文章好不好一样,有许多标准,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但依我之陋见,它应当有一条底线,基本要求为信或像,要让读者相信,生活就是这样。当然,生活也不一定非得这样,起码要在读者心中掀起波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