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水浒》习俗名物之考证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先是在《中华读书报》上读到虞云国先生谈《水浒》中“炊饼”的文章。

     

    它不是论《水浒》这部小说,而是从其中若干词语而纵论宋代民间生活、风俗人情,可以说引人入胜。就以这炊饼来说,它是什么?大概许多人都会以为是烧饼一类,不管方的、圆的、三角形的,也不管蒸的、烤的、油炸的。但其实不是。宋代有宋代的叫法。它就是蒸馍,也即实心馒头。武松离家出行前交待哥哥武大时就说,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所以说炊饼就是馒头。《水浒》里也有把炊饼称为“蒸饼”的地方,相通。据云,宋仁宗名祯,宫里为避这个音,就改“蒸”为“炊”,民间效之。我们现在一说“饼”,就是薄片形状的面制品。其实也不然。圆形的馒头在宋代也叫饼,也叫炊饼。锅里煮的面条,叫“汤饼”或“煮饼”。(我想到山西闻喜县的名吃“煮饼”,就是圆形的,而且是在油里炸成的)虞文中还引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给人信里的话:“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另有信云:“来日作炊饼,幸寄三斤。”可见那时的人,很喜欢吃炊饼。黄氏是江西人,本来该是吃惯了大米的。

     

    总之,虞氏文章所涉及的这些,颇合我的口味,于是见到他新出的一本《水浒乱弹》(中华书局,2008),就买来读。这书也果真是一本从《水浒》提及的事物,漫论宋代民间生活的书,有趣,也使读者增加知识。我读此书,常从中联想到以前的所闻。

     

    比如关于“炊饼”,我就又想到以前读钱锺书先生《管锥编》里曾经说到的一些事。《管锥编》三卷“全晋文卷八十七”有一则《饼》,说的也是这方面的事。当然,涉及的面更广,更博,不限于宋代。钱氏说,原来,“晋人以‘饼’为面食之总名”,这名称在晋代就开始用了。水瀹、笼蒸、炉熟,都是饼;馄饨、馒头、包子、火烧之类都包括。晋代文士束皙《饼赋》中有“弱如春绵,白如秋练”之句,就是说的面条之细。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中就断言:“乃知煮面之为‘汤饼’,无可疑者。”清人俞正燮《癸巳类稿》也说:“乃今之扢搭汤或片儿汤”。束皙说还有“豚耳、狗舌之属”,也就是现在的猫耳朵和牛舌饼了。此外还有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团子,都属“饼”之一类。钱锺书先生征引资料更为惊人,连意大利的许多面食也与之相参考。虞云国先生是宋史专家,并不只注意于《水浒》一书,所言重点在宋代社会生活。以上所说的食品,在太原都是常见的,只有“牛舌饼”一词,好像没听说过,而在我的故乡徐州,这倒是每天下午的点心。我还想起“猫耳朵”,在徐州是对馄饨的普通叫法。

     

    我很寡陋。记得以前读龚自珍诗《冬日小病寄家书作》,那是他在道光元年写的,那年他29岁,在北京,当小官,不得意。诗极动人。那种乡思,那种思母之情,感人至深。诗里有几句是:“饧箫咽穷巷,沉沉止复吹。小时闻此声,心神辄为痴。慈母知我病,手以棉覆之。夜梦犹呻吟,投于母中怀。行年迨壮盛,此病恒相随。”夫饧(xing)者,就是麦芽糖,在街市上主要卖给孩子们吃。卖饧的人,要吹箫,以代叫卖声。而这位大诗人,在黄昏时分,一听这箫声就要病,于是母亲伺候,加盖衣被,以暖之。从小如此,到壮年了,还是如此。那年他在北京,又患此病,因而写了一诗。诗后有注,云:“予每闻斜日中箫声则病,莫喻其故,附记于此。”他这病也就真是来得怪了,可以说是诗人多感吧。但是关于饧箫,我就知道这一点,就是说,清代杭州有,北京也有。前天读这本《水浒乱弹》,在“太平歌”一章里,就遇到作者讲宋代市上的叫卖和吟唱,其中就有那饧箫声。作者博识,引出几位宋代大诗人的诗句,开我眼界。宋祁诗:“草色引开盘马路,箫声吹暖卖饧天。”梅尧臣句:“千门走马快开榜,广市吹箫尚卖饧。”原来,那时在都城里,是时常有这种饧箫之声的。由此又可知道龚自珍诗句,虽是写实有之情,却也有传统题材的浓厚诗意。不是读到这本书,又从何查出这些事来呢?陆游有句:“懒读夜书搔发短,隔墙时听卖饧声。”这里就不是箫声,而是呼叫了。该书95页有介绍宋元之际的叫卖食品声,真是诱人流涎水,在此就不好引下了。

     

    如果不嫌烦,在目录上摘几条,也可看出这本书的内容和趣味。“瓦舍勾栏”、“菜园子”、“酒望子”、“交椅”、“刺青”、“叉手”、“刺字”、“高俅”,这不都是读《水浒》时总碰到的词儿吗?这里面学问大呢,事儿多呢,要知如何,请去读那原著。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