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张志清:用传承文化恒心做古籍保护事业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0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00811月到12月,国家图书馆古籍书库后库温度经常在10摄氏度以下,古籍馆十几位同仁克服困难,将郑振铎“西谛藏书”集中排架,恢复了专藏。每部书都按善本典藏要求整架、建账、制作书套和套签。整库完成后,馆内同行和郑先生家人都很满意。参与工作的同仁都很自豪,郑先生一生收集的十万册藏书,他对文化充满激情的热爱,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得到了尊重和继承。

     

      国家图书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也是世界上中文古籍收藏数量最大的藏家,不但其自身的古籍保护任务是最重的,而且还承担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规划、组织及示范任务。郑振铎专藏的恢复和整架,就是希望通过开展“古籍示范库”的研究和建设,将成功的经验推广给国内古籍收藏单位,使古籍的保管更加规范。

     

      在2009年上半年,古籍馆又完成了数十万册普通古籍的整架工作。国图向财政部申请的库房改造经费,也获批准,2009年古籍大库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大库是一个安全、规范的库房,每年新到古籍馆的员工,都要参加一段整库工作,学会如何爱书。

     

      整库工作虽默默无闻,但却非常重要。古籍馆已故研究馆员薛英先生说,普通古籍164万册,善本27万册、特藏70万件,五千年文明典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品种都在这里了。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没有中断,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重史传书,典籍宏富,把民族思想文化精髓传了下来,虽然多次受异族侵略屠杀,但文化根脉不断。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图的担子很重。

     

      整库工作需要细心、考虑周全,在整库时丢掉原书上的文化信息最可惜。十几万号古籍,都是逐年购藏积累放置在那里的,为我们了解图书馆收藏古籍的历史提供了线索。认真仔细又不蛮干,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在政府重视和推动下,古籍保护计划在全国铺开。古籍规范库建设已在古籍保护计划中立项,三至五年后,普通古籍库经过同仁们的辛勤付出,会像善本库一样整治一新,摆放规范,签套齐整,账目清晰,管理严格,有安全保障,这肯定是我们一辈子做的最令自己感到自豪的事,对得起把书捐赠给国图或费尽心力购藏书籍的前辈们,也对得起后代子孙。

     

      就我个人而言,对古籍保护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普通古籍从柏林寺搬过来时,有人把破书套顺手扔掉,薛英先生从楼下捡回一个布缝制的破书套,他说这套子有特点,不能扔。这是我年轻时受的第一次保护教育。后来到善本部工作,知道善本规矩是在旧书套外面再套新套。梁启超藏明拓本《曹全碑》,布套破烂不堪,但还在书盒中保存着。记得一次编汲古阁刻《说文解字》,看到每部复本修版情况不同,特别感兴趣,就把所有书都摊在桌上逐一比较。那天冀淑英先生进库,她在指导我后,亲自把书一本本合起来,整齐地放在架子上。老一辈专家们的一举一动,都给我教益。转到善本部工作,首先学“书在人在”。如何执书?看书时书要放在哪里?应该怎么翻页?我从这里看到书重于一切,特别有归属感。2008年,傅敏先生把父亲傅雷书稿全部捐赠国图。他说,看见古籍馆的人拿书的那双手、爱书的神态,他就放心!故宫保存的历朝皇帝初一、十五写的圣人言用锦囊包着,大多经历百年没有开过。用什么锦,如何捆扎,签如何写,都特别讲究,还有五彩丝线捆扎的民族藏经,真是艺术品,使我真切感到古籍馆员的责任除为读者服务和保护书籍外,还有传承文化的任务。我们要做“文化馆员”,酿文化美酒,要细心周到,爱书敬业。在库里看到许多宋版书,都经过历代藏书家保护传承下来,是件幸事,但大多数书都被装成线装式样,失去了原有蝴蝶装风貌,很是可惜。倒是在内阁大库里封存百年、不在世间流传的宋版《文苑英华》保持了宋代宫装式样。每看到它,大家都情不自禁细细观察和赞叹,也为其他书没有保持原貌而叹息。

     

      古籍保护事业看似平凡,但需要我们用传承文化的恒心去做。

     

     

     

    宋版《文苑英华》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