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结愤,六月飞霜”。相传事从燕惠王的邹衍被人陷害入狱,邹在狱中仰天大哭,当是正是炎夏,苍天忽然降霜。汉代王充在大著《论衡》里专门说“天人感应”,引用此故事。关汉卿的《窦娥冤》同样有六月飞雪的记载。其实,作为自然现象,虽然比较罕见,但在现实中确实有“六月飞雪”发生过。古代典籍作品不过借此表示“苍天有眼”、容不得不公而已。 六月荷满清池,香气袭人,于是佳称六月为“荷月”。 由于三伏大都在六月,故六月又称“伏月”。 六月白昼较长,于是被人称之为“长夏”。《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王冰注:“所谓长夏,六月也。”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十八《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江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六月在一年中气温最高,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故又称六月作“焦月”。清厉茎《事物异名录·六月》:“六月……一作焦月。六月盛热,故曰焦。” 南朝梁元帝《纂要》中说:“六月为精阳。”《五灯会元》:“精阳不剪霜前竹,水墨徒夸海上龙。” 六月亦称“炎月”。明人何景明《鉴上人房访太和兄饮》诗:“雷雨思炎月,尘沙苦冀方。”“冀方”指中原地区。 在二十四节气中,大暑小暑皆在六月。故六月有“暑月”之称。《初学记》卷三:“季夏亦曰徂(音cu,阳平)暑。”徐坚注:“徂,往也,言暑始往也。”唐代孙逖《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诗:“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 六月还称“且(ju,音居)月”。《尔雅·释天》曰:“六月为且”。清人郝懿行注解道:“且者次且,行不进也。六月阴渐起,欲遂上,畏阳,犹次且也。”意即六月已是夏末,凉气渐起,但酷夏的余热仍存,阴气在阳气的阻隔下而行进顿挫,趑趄的样子。“次且”犹言“趑趄”。 六月还称“三夏”,意指夏季的第三个月。古乐府《子夜四时歌·夏歌》:“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此外,六月又称为季夏、晚夏。骆宾王《晚泊江锁》云:“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是的,凉气渐起,余热渐消,“天凉好个秋”已经在不远处召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