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苏轼,一个天才的作家,一个禀性难改的乐天派,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一个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个月下漫步的浪漫词人……他是一位谪仙人,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发出质朴而睿智的声音。

     

    他的一生真的是如他的《定风波》中所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首《定风波》所写,原是生活中一件极为普通的小事:“七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这其中蕴藏了苏轼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理,那便是:处变不惊,任天而动。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三岁参加制科考试,得到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可谓春风得意。可是他上台伊始就遇到了王安石变法,他的儒家思想,使他对新法颇有微词,因此遭到新党排挤。可是当新法完全被废,他又真诚地提出新法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因此他又成了旧党眼中的新党,再次受到排挤。

     

    就这样,他成为历次党争中受迫害的对象,屡遭贬谪。然而,他能很好地对待命运给他的一切,即便是当他被贬到当时不适合人居住的海南岛,他依然能娱乐自己。他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草木果蔬,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所以这位文冠天下的大学士,在儋州却可以“负大瓢行歌于田间”,多么可爱。

     

    他能以变幻的思想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平凡甚至是苦难的生活中寻求乐趣,任天而动,正如他在《定风波》中所写,“此心安处是吾乡”,人的生活就是心灵的生活。苏轼一生充满了浩然之气,心灵是无比丰富强大的,所以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的灵魂,他的精神穿过了时空的距离,就如跳动的火焰,给人以生命的温暖,心灵的力量,这就是苏轼的魅力。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