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夏侯昭珺:学“优”方仕 仕“优”当学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据报载,715西南交通大学宣布:根据该校学术委员会关于副校长黄庆涉嫌抄袭的定性结论,决定取消其博士学位,撤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同时,校方表示,由于黄庆是“部(教育部)管干部”,其担任的“副校长”行政职位是否调整“还要过一段时间才有结果”。

     

      当前,不少高校教授都兼任着行政职务,在做“学”的同时也做“官”。从古至今,“官”和“学”都做得很好的确有,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若同时想处理好这两件事情,可谓难上加难。于是,有的能力、精力不逮者为了“官”“学”得兼,便采用“抄袭”的方法对“做学问”应付了事。孰不知,再高明的手段也有露馅的时候,任何心存侥幸的人终将难逃惩罚。黄庆本人就是在被人举报抄袭两年后,终被处理的。

     

      《论语·子张》中子夏有一句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原意是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回馈社会。后人断章取义,取“学而优则仕”半句,释义为学习足够优秀才能做官。然笔者认为,对于“优”字的两种解释都应是“学”和“仕”之间互相转换的必要条件。学习是个人综合素质的积累阶段,只有当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能力去“仕”,即从政为民。与此同时,学习又是一个不能停止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即使已经“仕”了,也应该不放弃尤其是对自身道德修养方面的“学”。《礼记·大学》所推崇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种境界。因此,“仕”应该是在学得好且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所走的路。

     

      诚然,做学问,搞研究,如果不以前人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为起点、不博采众家之长,要有所突破是很难的。但是,站在前人的学术巅峰上不等于贩卖前人的观点,博采各家之长是借鉴,而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高校是传授知识、产生思想的地方,教授也是令人景仰的对象。如果大学精神不断沦落,大学校园弥漫学术不端氛围,那么,大学以何担负传承文化、弘扬正义的职责?如果大学领导自身学术不端、道貌岸然,如何给师生讲学术道德?如果高校中学术造假层出不穷,教授剽窃前赴后继,年轻人将何以为师?

     

      顾炎武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当权力的魔棒搅动学术,越来越多的学术腐败特别是高校领导涉嫌抄袭时,在学术领域不断蔓延的腐败就会无情地腐蚀学术大厦的墙基。如果那些建立在独立、艰辛、创造性劳动之上的学术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学术正义被无情地吞噬,那么对那些兢兢业业做“学”、清清白白做“官”的人,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此介入调查,查清事实真相,启动问责程序,以完善学术道德监督机制,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留住大学精神。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