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和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双重经历,使我经常思考两个问题:现在如何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者?应该从哪里入手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提升研究能力? 关于如何出大学者的问题,可以从我国现代一些大师级人文学者的学术道路中寻找借鉴。例如,当年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名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是国际语言学界公认的大语言学家。他除了研究语言学,专门学过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哲学、音乐等,还进行翻译、摄影,创作小说、戏剧、乐曲等,是一个通才。再如陈寅恪先生,13岁留学日本,19岁开始游历欧美,在哈佛大学、巴黎大学、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等名校光听课却不拿学位。他在德国学习时的64本笔记,涉及英文、俄文、满文、蒙文、西夏文、藏文、朝鲜文、梵文、希伯来文等多个语种的语言学问题。这启示我们,通才教育培养了“大家”,淡泊名利成就了“大家”。 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是学科建设。中外科学史表明,科学发展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现代自然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新学科、新领域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不同学科或领域之间又相互交叉、融通,向综合的方向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也并不例外地沿着这个方向前行,“融汇中外,沟通古今”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追求的学术境界。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突破人类认识上一个又一个局限性,而要使种种局限性获得根本性突破,就必须注重学术的综合,加强交叉学科研究。 学科分类的精细化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人类活动社会化程度不断趋强的反映,是科学的进步;但是,如果不适当地在学科设置和研究工作中构筑壁垒、设置鸿沟,就会妨碍学术的发展。因此,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大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学科的渗透、融合,注意交叉学科的研究。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所说:“在人类思想史上,重大成果的发现常常发生在两条不同的思维路线的交叉点上。”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前沿,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突破。语言学和历史学的许多重要发现,也证实了这一论断。 我们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学术眼光,在更大范围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融合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学术创新,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