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先生是著名的训诂学家,一生著述不仅于古文献多有发明,而且在文学史领域,也往往能破除陈见,使人一新耳目。其生前所撰《陶诗“望南山”正诂》一文,便是一例。惜乎治文学史者囿于学科分际,对此并未多加注意。徐先生认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有误,“见”字当作“望”字。进一步考究,其中还牵涉到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若论舛讹的根源,始作俑者正是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东坡一生喜欢陶诗,曾作和陶诗109首,自然忍不住要对文本异同大发议论。《东坡题跋》卷二《题渊明饮酒诗后》云: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东坡的文字感觉当然是一流的,要论陶渊明的知音,似乎也非东坡莫属。此言一出,天下翕然相从。迄今为止,人们理解陶渊明此诗,大抵不出这个范围。 徐先生则曰不然。他说,关键的问题是“南山”二字,已往的注本都把它视作虚指,未及注此,论者遂以不狂为狂,大失渊明本意: 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南山向无确解,如虚指某一高山,则似有诗意而实则凿空。余读《晋书·隐逸传》:“翟汤,字道深,寻阳人,不屑世事,耕而后食。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渊明为翟汤同乡后辈,志行相似,故诗中“南山”,实借指翟汤言,非属虚指。又萧统《文选》选陶诗,作“悠然望南山”,望谓注仰,有向往意。陶诗原文当如此。
就诗的意境言,“见”字无意,“望”字有意,后者的确太实,也太俗。但徐先生的考证却又是有根有据,正是陈寅恪所说的“今典”。翟汤是东晋有名的隐士,史书上说他累征不起,也是个不肯受人恩惠的人。宋人王质《栗里谱》甚至还称,陶妻翟氏就是翟汤家人,亦不知何据。不过,陶渊明弃官而去,隐居南山,过的也是那种“耕而后食”的生活,联想到这位志行相类的同乡前辈,常怀仰望之情,当是顺理成章之事。 再来看版本,徐先生已指出,最初收录此诗的萧统《文选》即作“望”字,而陶渊明集最早也是由萧统所编,虽已亡佚,但想必文字都一样。唐初欧阳询等人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五)摘录了这首诗,也作“望”。至于别集,唐代的写本今人当然是无从看到了。白乐天《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一曰:“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苏颋《闲园即事寄韦侍郎》曰:“结庐东城下,直望江南山。”两首诗都是效陶之作,算是旁证,也可证明唐人见到的本子是“望”字。 宋本呢,显然是不用查了,东坡看到的已经是不同文字。据称,北宋时流行的陶集有数十种之多,时人已经不胜其异。宋庠考订江左旧本,编为十卷,后世通行的陶集便大多出于这个订本。因此,以望作见,当是宋人臆改,加上苏东坡的名气又太大,大到牢牢占据了文学史上的话语权,他的此番言论一出,无人敢驳。这之后,历代的诗集、选本和诗话就大都作“见”而不作“望”了。 以前读王瑶的陶诗注,说服菊可以延年,采菊是为了服食,深以为然。翻检魏晋间人的诗文,食菊的记载触处可见。回头再看陶诗,《九日闲居》里就明明白白地写道:“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既然是为了服食,就不是高旷悠远的心境,而是一种实在的养生之道。但若以上句的心境是实,下句的心境是虚,这两句便很难契合无间。如今以见为望,采菊服食才算是有了着落。所不同的是,王瑶先生说南山是寿考的象征,徐先生则说是翟汤的借指。按照这意思推论,诗人一边采菊,一边向往先贤,想到的是服食养生的生活,绝非心不滞物的光景。徐先生是训诂学家,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肯多做阐释。但在我看来,这条考证却正符合陈寅恪所说的“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致沈兼士书》)考定一个“望”字,便让晋人的文化生活从遥远的历史深处浮现出来。 看来,今后再读《饮酒》,那个忘我的隐士形象得大打折扣了。 徐先生的考证最初发表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为是考释文字,寥寥数语,只提到翟汤,未言及苏轼,所以并没有引起学界注意。去年卧病在床,他又把文章改了一遍,采用与友人对谈形式,他自己仍是只及文字训诂,苏轼的观点则由友人道出。这成为他临终前一大乐事,凡有客来便谈,谈必陶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