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六十一)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2-1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锐圆读通鉴随笔六十一】——帝王之阴暗心理(一)

     

      (前 279年)乐毅围二邑(莒,即墨),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令曰:“城中民出则勿获,困者赈之,使即旧业,以镇新民。”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呼吸之间克七十余城,今不下者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拨,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欲服齐人,今齐人已服,所以未发者,以其妻子在燕故也。且齐多美女,又将忘其妻子,愿王图之!”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齐为无道,乘孤国之乱以害先王。今君亲为寡人破齐,齐国固乐君所有……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乐毅惶恐不受,以死自誓。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 137

     

      燕昭王听取了郭隗的建议,招聘贤才,乐毅是那时入伙的,不是“老子只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的时候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此其一;他进攻齐国呼吸之间攻克七十余城,到了莒、即墨两城却三年不下,此其二;三年不下,果其难克,而不班师回朝,徒耗国家财力,此其三。有此三条,换了我也会打他的小报告。

     

      乐毅为什么磨蹭了三年,据《史记》载,当时,乐毅召集了赵、楚、韩、魏和燕五国伐齐,(秦作壁上观偷着乐)。至攻莒、即墨时,其它四国兵撤退,力量不足,可能是一个理由。更合理的解释是,乐毅有彻底灭亡齐国的想法,要打攻心战。

     

      春秋对战国初期,各国间的战争,一般少有吞并他国的。除了特小的国家(大概如今日一至数县)遭入侵后很难复国,一般大国间的战争或者攻城掠地,或者赢得一种霸主地位,最过分的举动也不过是给战败国另立新君以为傀儡。兼并他国一则会遭到普遍的国际反对,二则各国间领土人口大致差不多,吞并他国很难。即便有机会,还有一个所谓“怀附”的问题,也就是真正让人民臣服。各国传国也久,虽然中间不断出昏君、君,但民众对王室的忠心是一时很取消的。齐湣王穷兵黩武,开衅各国,为燕国彻底灭齐提供了可能。到了乐毅时代,尊王攘夷已经过时了,谁都知道周天子已经不堪再尊了,谁的国力强,谁就可以一并宇内,这已是诸大国心照不宣的共识了。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渐渐有了问鼎的实力和地位,《史记·乐毅列传》:“(齐湣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诸侯皆与背秦而服於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齐国丢失了一次历史机遇,起码是丢失了一次可能性。史迁认为诸侯服齐国,恐怕未必,否则合纵战略就不会时断时续。

     

      展现在乐毅面前的是一幅足以让任何人激动不已的宏图,把齐国的版图人民徐归于燕,尔后逐步并韩赵魏,南灭楚,西向函谷,叩关而问秦,则不知今日域中,究竟是谁家之天下。伟大战略的第一步是怀附齐国,这件事不能急,但乐毅操作得也过缓了。

     

      乐毅的构思不知有没有与燕昭王沟通过,或者他觉得时间还不到,或者他和昭王已有默契。

     

      乐毅没有时间去完成他的伟大构想,燕昭王随即死了,他的儿子燕惠王无法认知伟大,迫害乐毅,历史的机遇和他们父子擦肩而过。

     

      后世诸葛亮好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何许人也?佐人主雄霸天下的天才也。在身份社会,像管仲、乐毅、诸葛亮把一生的理想寄托在“尊王攘夷,一统天下”之上,以之为人生的极致。他们的伟大理想和伟大人格是互构的,他们的才华和忠心是合为一的,可以讲是天降其人帮助某些命好的家伙的。可惜,他们还要被怀疑,就是他们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扶佐的人主,也在心里留下一角防范他们。燕昭王的一番做作,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什么刘禅不可扶则取而代之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帝王(即使是最优秀的)内心一角的阴暗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