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细说水浒(二十四):鲁智深与酒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2-0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我国古代作品中,英雄与酒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双胞胎,写英雄少不了写酒,写酒离不开英雄。描写中极力去渲染英雄的豪饮,借助英雄的海量来壮英雄胆,借酒放威、借酒来塑造英雄的壮举。在《水浒》里,差不多回回都写了酒,会喝酒的人也特别多,其中不乏象鲁智深这样嗜酒如命、无酒不勇的人。鲁智深喜欢喝酒,在《水浒》里交代的够清楚了。但他喜欢到什么程度,当了和尚怎么想酒喝之类情况,读者看书时是一读而过,很少去品味。笔者在阅读之中,作了一番研究,觉的颇有趣味。

     

    在《水浒传》里,作者写鲁智深喝酒的地方共有十四次。可分如好酒、闹酒、夺酒、骗酒、戒酒五个过程。说其好酒,是因有酒必喝,《水浒》的前十七回,只要有鲁智深其人,就一定会写他喝酒。鲁智深喝酒那真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他从不用杯盏,酒器小则碗,大则用桶。特别是二次大闹五台山,第一次喝一桶,第二次先喝了二十来碗、还嫌不过瘾,买下只狗腿,边吃边喝,又喝下一桶。有人说鲁智深喝酒最“豪”,真是一点不假。鲁智深好酒,酒量又大,每次喝完又常闹事。渭州城与史进、李忠喝酒,引出了拳打镇关西,搞得提辖做不成,只能去当和尚;桃花村冒充“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的说姻缘”,赚的酒吃,结果大闹桃花村,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大相国寺菜园与众泼皮痛饮,倒拨了垂杨柳,虽结识了林冲这个好兄弟,又因护送林冲,大闹了野猪林,搞得和尚也当不了,只得上山落草做山大王去了。这其中闹得最凶的还要数两次大闹五台山了,结果搞得在五台山无法立足,只有远走他乡。

     

    五台山这两次闹酒又各有特色。第一次闹酒是当了和尚不久,又守不住佛门的清规戒律。加之赵员外多日未送东西来,“口中淡出鸟来”,游山之际恰逢卖酒汉,勾起酒瘾,出于礼貌先是问酒:“多少钱一桶?”卖酒汉说,这酒是卖给寺中勤杂人员的,杀了他都不敢卖给和尚喝!鲁智深便放出强硬口气逼酒,“真个不卖!”卖酒汉一看这口气不对,挑起酒担便走。鲁智深便演出了:赶下亭子,双手抓住卖酒汉扁担,踢倒卖酒人,提起两桶酒,抢酒喝。这一连串抢酒动作,不但直接写出鲁智深粗鲁性格,也画出其贪酒的馋相——抢。你抢就抢吧,喝完了酒还闹事,“把皂直裰褪下来”、“露出脊背上花绣”,打了指责他喝酒的门子,“伤坏了藏殿上朱红鬲子,又把火工道人都打走了”。第一次抢酒,大闹五台山,挨了长老训斥后,也使鲁智深长了心眼。第二次闹酒是在游五台山福地。路过酒店,闻到酒香,目睹酒家不进门,偏进了铁匠铺。是不是不想喝酒呢?否也!而是在思考如何买到酒喝,又不惹出麻烦。此时,他是思酒如渴。打禅仗付了工钱,还赏了铁匠些银子。赏银子干什么呢?“和你买碗酒吃。”赏人家钱,自己心里想的还是离不开这“酒”。走了几家酒店试探,讨酒不着后,便诈称自己是行脚僧骗酒喝。粗人使计,反衬其直朴可爱。俗话说:“酒能成事,酒能败事。”骗酒喝的后果是“乱了清规,打塌了亭子,又打坏了金刚。”长老岂能容纳这等酒徒,一纸休书,便把鲁智深开走了。如果说第一次闹酒,作者着重写抢酒的外部动作的话,这第二次闹酒,则通过闻酒、睹酒、思酒、讨酒、骗酒,突出心理活动,这既显示了鲁智深率直的英雄豪气,又表现了与此相矛盾的忍让守戒的心理。

     

    鲁智深最后一次喝酒,是与杨志、曹正用计打下二龙山,做了山大王以后。在此之前他还多次喝酒,当了山大王,自二龙山置酒宴庆贺后,《水浒传》中再也没提鲁智深喝酒的事了。鲁智深的酒,被《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无缘无故给戒掉了,不能不说莫名其妙。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