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真是经典名篇,写不尽,道不完。它写了雪、写了火、写了刀、写了枪、写了山神庙等等自然景物及武器,“骤看之有如无物”,互不关联,细读读,则是“拽之通体俱动。”这几件景物及刀枪,无一不是紧紧相联又密密互扣的,可谓是:雪有雪韵,火有火影、刀有刀踪、枪有枪澜,庙有庙用。 山神庙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先后仅出现两次:一次是林冲初到草料场,因天冷屋破无法御寒,到小市井沽酒途中所见。当时并未进门,在大门口林冲便顶礼膜拜,求神明庇佑;第二次是沽酒归来,发现草料场住房被雪压塌,无处安身,只得到山神庙过夜。后来发现草料场火起,隔门又听得陆谦等人对话,怒冲霄汉,在山神庙前杀死三人,割下头来,摆在山神庙供桌上,然后整装雪夜上梁山。 别看山神庙在这回书中仅出现两次,但对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都必不可少。它不但构成了人物行动的契机,而且还是情节发展的线索和动因。从情节发展上看,山神庙的第一次出现,是为以后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准备的。有了这个铺垫,为林冲在草料场住房被雪压塌后,有暂时栖身找到依托。否则,以后林冲搬进山神庙,就有所突兀。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看到此处时写道:“妙绝、奇绝,先安此一笔。”这“妙”“奇”之“绝”处,我想正是我以上说的这个意思。山神庙是古代山边道旁常见之建筑,这建筑在凡人眼中并不醒目,然而在这回书里却派上了大用场。山神庙后一次出现更为重要。有住房压塌无处安身之因,就有暂住山神庙过夜之果;有风雪太大寒气逼人之因,就有用石头顶门避寒之果;有推门不开之因,就有立在屋檐下避雪观火之果;有洋洋得意互相吹捧之因,就有自我暴露之果;有真相大白之因,就有破门杀人报仇之果。这样山神庙的设置就与人物行动产生了一定的因果联系,成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行动的动因。 山神庙的设置,还衬托了人物心理,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林冲第一次出现在山神庙前,第一个动作是顶礼膜拜,第一句话是求“神明庇佑,”第一个想法是改日来烧纸钱。此时林冲所祈求的是平平稳稳的当罪犯,是求神明帮他消灾了祸,不愿反抗求生。这个行动正说明林冲此时幻想逢凶化吉的精神状态,也是他那安分守己性格的具体体现。第二次出现在山神庙前的林冲,是一个从血泊恨海中爆发出来的、坚定造反的英雄。你看他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干净利落,铮铮有声,气势吓人。“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字写尽了高俅、陆谦等人的全部卑鄙和狠毒,也表达了林冲为此的极大义愤和造反决心。他把人头放在供桌上,不再是祈求、了愿、而是祭奠、示众,是表示自己杀人的行动理直气壮,可见得天地鬼神,是与旧林冲决裂,又是对山神的蔑视,因为他虔诚地祈求并未奏效,灾祸依旧降临。通过这个动作,更深刻的表现了林冲光明磊落、扬眉吐气的新的精神境界。就是这个山神庙,完成了林冲性格的彻底转换。故金圣叹看到此,又批道:“行文如此,为之叹绝,”实在是心折之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