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四十二)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1-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锐圆读通鉴随笔四十二】——主意馊不馊要闻了才知道

     

      (前316年)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王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以临二周之郊,挟天子以令于天下,此王业也。”司马错请伐蜀,曰:“伐蜀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 84

     

      张仪用曹操的政治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劝秦王先攻韩(顺便劫持周天子),被司马错制止了,秦王选择了偏避的蜀国作为吞并天下的开始,历史证明司马错对了,张仪错了。

     

      张仪和苏秦一样,是纵横家,是职业外交家,也许是他急于立功,所以出了急功近利的计策,他的被雇佣的身份决定了他没有远大有目光,起码没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人主在决策时,如何考量谋士或智囊团所出计谋中的个人因素,是一种不传的学问,领袖的判断力就是要在“多谋”面前善于决断,而且要考虑到谋士的个人心理因素。一般而言,谋士和人主是有共同的政治理想的,当然也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谋士和人主在这两方面也会有分歧,尤其在今天,在职业化的社会里,在决策者与策划者处于一种契约关系的条件下,小心你身边出主意的家伙,心里还不知道想什么呢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