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海瑞:注定失败的道德独行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1-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纵使无畏敢谏 奈何无果而终

     

      最近热播的历史剧《大明王朝》的宣传册上有这样一句话:“嘉靖是最高权力境界的孤独者,无为而无不为;海瑞是最高道德境界的孤独者,无畏而无不畏。”在历史上,真实的嘉靖皇帝和真实的海瑞又是如何呢?

     

      嘉靖皇帝朱厚,本为藩王之子,并无继承皇位的机会。1520年,明武宗朱厚照在豹房玩乐时不慎溺水,次年染病身亡,年仅31岁。武宗膝下无子,也无兄弟,于是大臣们只得从外藩宗室中选择合适的人继位。在这种情况下,武宗的堂弟,年仅15岁的兴献王世子朱厚  被群臣从湖广省安陆迎接至京师,登基为帝。

     

      即位不久,嘉靖皇帝为如何给他已故的父亲兴献王上尊号的问题,与群臣开始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大礼议之争。大臣们认为嘉靖皇帝作为外藩,需在形式上过继给他的叔父明孝宗。这样他才能够脱离宗室的旁支,作为嫡传子弟登基。而血气方刚的嘉靖皇帝则坚持认为应该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嘉靖三年,在吏部侍郎何梦春、修撰杨慎的带领下,220余名朝臣跪伏于左顺门下,同声哭号,以死争谏。嘉靖皇帝极为愤怒,令锦衣卫将参加请愿的官员们逮捕,180余人被廷杖,其中18人杖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左顺门事件”。

     

      事件发生时,海瑞还是少年。但后来,不少此事件的参与者都成了海瑞的忘年交,海瑞对这些“伏阙争大礼”的参加者们坚持原则、以死抗争的勇气极为景仰。

     

      海瑞出生在一个以科甲起家的书香门第,他4岁丧父,其母谢氏时年28岁,决心培养海瑞成材。谢氏粗通经史,口授海瑞《孝经》、《大学》、《中庸》等书。海瑞在后来评价他母亲对他早年的教育时称赞到:“严明之师,以琢以磨,兼有父道。瑞今日稍知礼义,勉自慎饬,若非冲年背父者,尽母氏谆谆开我之力也。”家庭的熏陶对他直言敢谏的“士君子”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海瑞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在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已经37岁的时候才中为举人,开始了从仕的道路。在嘉靖四十三年,海瑞升为户部主事。任职期间,海瑞对嘉靖时期的“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深感忧虑。当时的嘉靖皇帝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朝,整天深居西苑不出,斋醮玄修,妄求长生不老。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向嘉靖皇帝上《治安疏》。在这篇奏疏中,海瑞批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大兴土木,竭尽民脂民膏;不视朝政,以至法纪废弛;听信道士妖言,不与皇子们相见,以至父子之情淡薄;在西苑深居不回宫城,导致夫妇之情淡漠;正是这些荒唐的举止,导致“天下不直陛下久矣!”嘉靖皇帝看后,勃然大怒,将这封奏疏狠狠地扔到地上,向随侍的宦官说:“赶快去抓了他,别让他跑了!”这时,一名叫黄锦的宦官说:“海瑞向来有痴名,我听说他上疏的时候就知道得罪当死,已经买好了一口棺材,告别了妻子孩子,遣散了仆从,现在正在家里待罪呢,所以应该不会逃跑。”嘉靖皇帝震撼之余,沉默良久,又反复地阅读这封奏疏。

     

      如何处理“抬棺”上疏的海瑞,嘉靖皇帝始终模棱两可。一方面,他对这封奏疏“感动太息”,承认海瑞“言俱是”;另一方面又命令“逮海瑞下诏狱”,对上疏请求宽宥海瑞的官员处以廷杖;但是当刑部将海瑞“论死”之后,又采用了“留中”,并未将海瑞处刑。但是历史留给嘉靖皇帝举棋未定的时间并不多,在海瑞下狱后不到两个月,嘉靖皇帝驾崩,终年六十岁。新皇帝随即下诏释放海瑞。

     

      此事使海瑞名声大振,“上自九重,下及薄海内外,无不知有海主事也”。但是仅有不怕死的精神并不能挽救积重难返的官场,在之后的二十余年时间中,海瑞由于其过于刚正甚至有些教条的观念与当时官场格格不入,连一些过去大力支持他的人和享有声誉清名的人士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海瑞倾其一生所作的努力,只能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独角戏。(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系)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