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细说水浒(二):《水浒传》两题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1-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水浒传》里的宋江,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的。关于他,《宋史》所载寥寥无几,只知“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教必过人”(《侯蒙传》),结果是张叔夜在海州,举火烧毁宋江战船,使之无斗志,最后是因“擒其副贼,江乃降”(《张叔夜传》),其他就不多了。《水浒传》里的宋江,是经过宋元两代民间传说、艺人加工及文人创作,最后而形成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型是谁,很少有人探究。在《水浒传》里宋江这个艺术形象写得如此丰满,如此复杂,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一定有个原型或什么的,故此有人提出,宋江有点像岳飞,岳飞的故事不少都移植到宋江身上了,仔细看看有关岳飞的书籍再对照一下宋江,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全明了。比如《水浒传》中宋江征辽、平寇为国立了大功,尔后,被奸贼用鸩酒害死,宋徽宗梦游蓼儿洼后,给他昭雪,立庙封侯,与岳飞的经历就相同。岳飞不也是在大破金兀术,为国立功后,为秦桧在大理寺狱中用毒酒鸩杀,宋孝宗即位后,也给其平反,立庙封侯吗?

     

      《水浒传》里的宋江招安投降后,就去征辽,平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农民起义军,与岳飞追剿过张用、曹成,平定过江西的虔寇及湖南的杨么,抗击过金人也很相似。《水浒传》里称宋江为“退虏平寇征西正先锋”,这又正是岳飞的衔头。

     

      《水浒传》说宋江仗义疏财,极其大方,所以天下归心。这又与岳飞的招贤纳士及其相同。岳飞当时每打一胜仗,朝廷即送来几万赏银。宋高宗还拨了湖北一带许多赋税给他作军饷,岳飞就用这些钱赈济百姓,颇得民心。在武昌时连远在太行山的梁兴,山东的李宝都赶来投靠,可见其真是闻名天下。

     

      《水浒传》里宋江临死前怕李逵造反坏了忠义,把李逵也骗来喝了毒酒身亡。而岳飞传中人岳飞怕岳云、张宪不听圣旨,而亲手绑缚他们接旨,又何其相似。

     

      以上数例,虽不敢说宋江的原型就是岳飞,但是至少可说,作者们在创作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时,借用了岳飞的不少事实,这一点大概无疑问吧!不然的话,这些相似之处又作何解释呢?

     

     

      《水浒传》和《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两部名著。前者写农民起义,后者与爱情故事;前者取材于历史、传说,后者取材于作者经历、社会生活;前者反映的是宋代,后者写的是清代;前者作者是元末明初人,后者是清朝人,两者好像无共同之点,然而仔细看看,这两部名材有点惊人相似之处。

     

      这两本书都各有两个作者,《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红楼梦》是曹雪芹、高鹗,一般认为,施、曹是原作者或主要作者,罗、高是续作者或润色者。有趣是,大家都公认后面的续作远不及前面正文,甚至斥之为狗尾续貂。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两本书的作者产生了怀疑,认为历史上无施耐庵其人,他可能是一托名,无独有偶,也有人认为《红楼梦》作者也不是曹雪芹,而是石兄。

     

      两本书的版本也极为复杂。前者除有简、繁本之分外,繁本中又有七十回本、百回本、百一十五回本、百二十回本及百二十四回本,后者有庚辰本、甲辰本、乙卯本,有正本等等,至于谁先谁后,谁真谁伪,学术界争论不休,尚无定论。而这两本书都是章回本,都有个百二十回本。

     

      这两本书问世后续书颇多。前者有陈忱的《水浒后传》、俞万春的《荡寇志》、介石逸叟的《宣和谱》(《翻水浒》)、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等等,后者有秦子忱的《续红楼梦》、小和山樵的《红楼复梦》、临鹤山人的《红楼园梦》、归锄子的《红楼梦补》等等。有趣的是,时至今日,还有人作续书,前者如禇同庆花费四十年改写、续写的《水浒新传》,后者如张之续作的《红楼梦新补》等。

     

      这两本书问世后,评点批改者多。《水浒传》有李卓吾、杨定见、袁无涯、王望如、余象斗及金圣叹等人,《红楼梦》有脂砚斋、王希廉、姚梅伯等。金圣叹和脂砚斋都因评书而闻名,金批《第五才子书》及脂批《石头记》都成为研究这两部书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两本书问世后,早就传到国外,译本颇多。《水浒传》是十七世纪后半叶传到日本,十九世纪后半叶传到欧洲,至今已翻译成十二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红楼梦》传日晚于《水浒传》,时间大概是十八世纪末,1892年由英国驻澳门领事裘里翻译成英文,才开始传至欧洲,但其部分内容,如第三回中的两首诗,却早在1830年就选刊出,早于《水浒传》。这两本书都成为一专门学料,如“红学”、“水学”,国际上也很重视,“红学”曾召开过国际讨论会,“水学”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研究。

     

      这两本书的结尾相同,都是悲剧结局;这两本书里都写了不少梦,有很多梦的形式、内容、结局都很相同中;这两本书的主题也相同,都可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