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二十五)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6-12-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锐圆读通鉴随笔二十五】——言路

     

    (前377年)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 34

     

    子思讲的,是几千年官场的通病。

     

    做领导的悦人赞已,做下属的阿谀求容,上言下不敢矫,矫则失福。批评难,批评当官的更难,批评皇帝则难上加难矣。贾宝玉嘲笑“文谏死”,他公子哥一个,大可以无忧无虑在大观园里调弄胭脂,和姐姐妹妹作诗、猜谜、喝酒、恋爱,如果是象范仲淹这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人,让他每每冒着打屁股、丢官、乃至杀头的危险去做批评家,我们想一想都寒心。

     

    中国的言路,不开的时候多,开一点点的时候有之,言路开放则翻遍二十五六史,没找到。

     

    言路不开,道理很简单:这是老子的天下,谁用你多嘴多舌;言路大开不存在的原因也很简单:你们见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怎么说,这还叫乾纲独断,一党专制么?而言路开那么一点点,得有以下几种情况和条件:

      

      一、迫于观念的压力。

      

      不作点姿态面子上过不去,尤其是高鼻子老外讲民主人权、言论自由,钳民之口势在难继,所以不得已而为之,心里不痛快,不愿意,口上还是高呼民主万岁的。因为主观上不情愿,所以,让你说话,你不要忘乎所以;

     

      二、倒霉的时候。

     

      寡人四面楚歌,内忧外患一起来了,计将安出?于是马上降低姿态,弯下腰来,开始倾听各方面意见了。这样的言路开通只能是暂时的,小范围的,急功近利的,寡人一但进入安全地带,爱提意见的同志哥应当马上踩急刹车,注意安全。

     

      三、不害怕的时候。

     

      有的君主或领导只是把言路畅通当成时髦的奖章,一种政治清明的标志,当需要标榜清明的时候,环顾四周又没有什么危险的时候,在言者承认“主流是好的”的前提下,说说窗明几净也难免有几只苍蝇,言者敦敦,听者也敦敦,心里却只想笑——这时言路好象也畅通得很。

     

      四、怕人动手的时候。

     

      这与第二种情况相仿,再不让人说话,老百姓就动手了,于是便让“君子”动动口,以防“小人”动起手。第二种情况侧重寻求对策,此种情形则完全出于平息众怒,逃过难关。没有民主之实,作风总是要体现一点的,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下过“罪己诏”,打着哭腔请大家发表意见,这种言路开通,我们见多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