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麓学社是一个在清华大学小有名气的学生社团,成立四、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经典的阅读和研讨。每学期选一本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大家一起读。一般来说,读书的速度比较慢,有时一学期只能读一本书的一节或一章,但是同时也分精读和泛读,兼顾深度与广度。多年来我们读过的经典包括《礼记·曲礼》,《诗经》,《老子》,《庄子》,《楚辞》,《周易》,《大学》,《论语》,《中庸》,《春秋公羊传》,《孟子》等。读书的方法一般是先选定一本注解较精详的版本作为读本,一字一句往下读,注重文字训诂和考据,以读懂为主,遇到问题看前人注解,同时参看其他的注解本和工具书。参加者以清华大学在校生为主,不分专业,多为理工科学生,包括不少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每周一次(时间一般是周日晚上),每次约2小时,每次有一人负责带读。 在多年来的读书活动中,学社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问题之一就是,每学期都会围绕着读书的版本产生意见分歧。一种观点是主张用繁体、竖排、无标点的古本书作为选定读本,旨在培养大家阅读古文的能力,亦学会进入古人的语境;另一种观点则主张选用简体、横排、经后人标点过的新版本作为读本,因为这种版本较容易进入,而且有时需要吸引一些新生加入,而他们往往一遇到繁体本就会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这非常不利于学社发展后进。 今天春季,我有幸在台湾整整两个月,台湾的繁体字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台湾,由于没有汉字简化的运动,到今天不仅繁体字是正规通行文字,而且在他们的报章、杂志及书籍中,到处都能看到与古籍一样的“竖排”繁体。尽管由于台湾这些年受“去中国化”以及教育体制变革的影响,中学生、大学生读古文的水平已大大下降,而且他们的报章杂志也一律是标过点的,但是通过上课可以发现,他们的学生进入古文语境是非常容易的,比大陆学生容易多了。不仅如此,我碰到的台湾学生,尽管才20出头,也都无例外地认为汉字简化不如繁体,他们似乎觉得繁体字代表一种“优越”,他们当然不称之为“繁体字”,而是称为“正体字”。我在台时,有一阵子流传着一条消息说联合国打算废除繁体字,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据说包括林安梧在内的不少学者,甚至要联名抗议。总之,他们多数人对此相当不满。有一位佛光大学的研究生告诉我,台湾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式使用“正体字”的地方,他认为香港等地用的不能称为正规的正体字(繁体字)。后来又有人说所谓联合国废除繁体字的消息不真,只是说联合国打算将简体字当作规范通行的汉字。我当时想,我们的读书班要是办在台湾,自然不会出现上述是用简体本还是繁体本的争论了。就我个人来说,当然认为既然读古文,还是用繁体本为上。无论是对于我们真正进入古人的语境,还是培养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都有必要用古本。但是在实际操作时遇到的反对和困难之多,也使我们有时不得不有所顾忌。虽然我们也曾做了大量工作,说服学生繁体、竖排并不难,只是一开始觉得困难而已,很容易适应的,但是有时收效有限。我的结论是,现在大学生读古文的能力几乎可以说是极差,即使是带标点的简体横排本也使他们不少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如果是繁体无标点的本子,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天书”。我在给清华大学学生开设《儒家经典导读》这门课全校性选修课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尤其深刻。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目前我国中学的文言文教育是多么失败!事实上目前中学的文言文教育,大讲特讲所谓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以及什么实词虚词之类的知识,但是为什么学生学过之后,对于古文仍然如此害怕呢?原因在于教育理念的根本错误。将古人的文字转化成简体、横排和标点,这种对古文版本的改造过程本身,是人为地在现代青年与古文之间人为地制造了一道鸿沟。这种文言文教育的最大 成效,有时也只不过让青年学生学会了所讲的那几篇短文,而不可能教会中学生自己课后读古文的能力,何其悲也! 中国目前的文言文教育的失败,与我们目前仍在进行当中的外语教育的失败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我记得曾遇到一位大陆留美学生,他反复多次跟我强调国内目前的外语教育是何等失败。一个最简单的现象是,许多中国学者,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英语,到了美国仍然不敢听课,不敢与美国同行自由会话、交谈,看专业英语书如泥牛入海。这在国外是很可笑的。比如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学生几乎都必须学三年日语,并达到可以利用日文文献、可以交流对话的地步。一般来说,美国大学生用两、三年学一门外语,会话、阅读和利用专业文献是基本要求。他们听说我们中国人花了十几年时间,只学了一门外语,还不能自由会话,不能很好地利用专业文献,觉得不可思议。我们的外语教学失败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不问三七二十一,将人家活生生的语言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改造成适合我们口味的结构,要我们的下一代进行一种完全没有人性的死记硬背,同时强行进行一大堆试题的运算。语言本来是生活,是文化,包含着最真实、丰富而生动的文化信息。只有让学者进入到相应的语境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该语言的含义,从而感受它的内在魅力;只有进入到一种语言的原生态中,才能唤起学习者的激情和兴趣,也才是合乎人性的语言学习。我们失败的根源正在于此! 在我个人看来,在今天无法一下子回归繁体字的情况下,复兴国学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本放弃现在这种错误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一定要以让中学生学会看繁体字,学会读懂任何一篇没有标点的竖排繁体古文的能力为目标。不能再把一种经过我们改造过的简体横排的本子给他们看了,一开始就要学会看竖排繁体无标点古文,从简单到复杂,各种不同类型的古文文体都要看;每个中学生都要能识繁体字,都要学会看古文。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一到文化名胜之地、看到古人的碑刻就害怕。我们看到许多人到了中年,想回到古人那里寻找智慧,却因为看不懂古文而不能入其门;还有一些学者朋友,他们的专业主要是研究西方的,但是也想利用一下中国古代典籍和思想,可是苦于读不懂古文,又不愿花太多精力钻研古文而终于选择了放弃,或者浅尝辄止。他们都是被我们的教育体制害成这样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