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于许 隐公十一年:“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杜预曰:“傅于许城下。”(《十三经注疏》第1736页。)杨伯峻曰:“傅,附着也。傅于许,谓大军薄许城而攻之。宣十二年《传》‘傅于萧’,襄六年《传》‘傅于堞’,襄九年《传》‘闻师将傅’,襄二十五年《传》‘傅诸其军’,诸‘傅’字皆同此义。”(《春秋左传注》第73页。) 按:以“薄”释“傅”不可谓之误,然犹失之于泛。傅谓傅城,指攀附攻城。 襄公十九年《传》:“齐庆封围高唐,弗克。冬十一月,齐侯围之,见卫在城上,号之,乃下。问守备焉,以无备告。揖之,乃登。闻师将傅,食高唐人。殖绰、工偻会夜缒纳师,醢卫于军。” 《国语·晋语九》:“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令军吏呼城,儆将攻之,未傅而鼓降。”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泽。” 《墨子·备城门》言“蚁傅”为攻城之一法。《备蛾傅》则专言防范蚁傅攻城之法,有云:“禽子再拜曰:‘敢问适人强弱,遂以傅城,后上先断,……为之柰何?’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蛾傅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临射之,校机藉之,擢之,太泛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然则蛾傅之攻败矣。’” 《孙子·谋攻》曰:“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曹操《注》:“将忿,不待攻器成,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必杀伤士卒也。 《孙膑兵法·擒庞涓》:“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直将蚁傅平陵。(中华书局1984年版《孙膑兵法校理》,第2页。) 以上诸例,或言傅,或言傅城,或言蚁傅(蛾傅、蚁附),其义皆同。杨《注》列举各例,与隐公十一年《传》不必尽同,所举襄公九年“闻师将傅”一例,当在襄公十九年,“傅”亦为傅城之义。 抚柔 隐公十一年:“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杨伯峻曰:“柔,和也,安也。抚柔一词,犹言抚安。”(《春秋左传注》第74页。) 按:抚、柔皆训安。“抚柔”为安定之意。 《说文·手部》:“抚,安也。”《说文·木部》:“柔,木曲直也。”段玉裁《注》:“柔之引伸为凡软弱之称,凡抚安之称。” 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无滋他族实偪处此 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杜预曰:“无宁,宁也。兹,此也。”(《十三经注疏》第1736页。)竹添光鸿曰:“兹字句绝。无宁兹,犹云何止此。与昭元年‘不宁唯是’、襄三十一年‘无宁菑患’语法一例,兹指许东边。”(《左传会笺》第一,第95页。)东条弘曰:“‘无宁’下十字句。‘兹’字指许公。昭二十六年‘兹不谷’与此同。林《注》以‘无宁兹’三字为句,云‘不宁止此’,添止字,误。”书籍文物流通会1963年版(《左传标识》卷一,第79页。) 杨伯峻曰:“无宁,宁也。无为发语词,无义,不可作否定词看。兹,使也。谓愿使许公重执国政。”又曰:“滋,同兹,使也。”(《春秋左传注》第75页。) 按:杨说得之。昭公七年《传》:“无宁以善人为则,而则人之辟乎?”《论语·子罕》:“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无宁”即宁、宁可。“无”为语助词,无义。 《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八佾》不用“无”字,其义益明。 襄公二十四年《传》:“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襄公二十九年《传》:“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毋宁”义同“无宁”,“毋”亦为语助词。 王引之曰:“兹者,承上起下之词。昭元年《左传》曰:‘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二十六年《传》曰:‘单旗、刘狄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于乱于王室。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此两‘兹’字,皆承上起下之词,犹今人言致令如此也。杜《注》训‘兹’为‘此’,皆失之。‘兹’字或作‘滋’。昭五年《传》曰:‘君若驩焉好逆使臣,滋敝邑休怠而忘其死,亡无日矣。’‘滋’亦承上起下之词。”【《经传释词》卷八,第76页。】 此《传》大意谓宁使许公复国,亦不愿让他姓逼处于此,以与郑争此土地。“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与“无滋他族实逼处此”,相对成文,综而观之,其义始显。 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 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杜预曰:“谒,告也。”(《十三经注疏》第1736页。)竹添光鸿曰:“请谒,玉帛问遗也。”(《左传会笺》第一,第95页。)杨伯峻曰:“谒,请也。此语有省略,全句当是唯我郑国之有请谒而是听。”(《春秋左传注》第75页。) 按:“请”、“谒”皆“请求”之意。杨《注》释“谒”为“请”,是也。然谓《传》文“语有省略”则未允。 《尔雅·释言》:“告、谒,请也。”郭璞《注》:“皆求请也。” “唯我”以下三句,语序颠倒,大意谓:许若能降心以相从,与郑通婚交好如旧时,此乃我郑国之所愿也。 违言 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 杜预曰:“以言语相违恨。”(《十三经注疏》第1737页。)竹添光鸿曰:“有违言者,二国有违忤之言也。举其言之违忤,而怨恨之情自见。”(《左传会笺》第一,第100页。) 按:“违言”犹“怨言”。“违”即“恨”、“怨恨”之义。杜预云“以言语相违恨”是也。《广雅·释诂上》:“侼、怨、愇,……恨也。”王念孙曰:“愇者,班固《幽通赋》:‘违世业之可怀。’曹大家《注》云:‘违,恨也。’《汉书·叙传》作‘愇’。《无逸》云:‘民否则厥心违怨。’义亦与‘愇’同。《邶风·谷风》篇:‘中心有违。’《韩诗》云:‘违,很也。’很,亦恨也。”(《广雅疏证》卷四上,第119页。) 《国语·鲁语上》:“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韦昭《注》:“无相违恨者也。”韦《注》以“违恨”释“违”,与杜《注》同。 《楚辞·九章·怀沙》:“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惩违”为止息怨恨之意。 《尚书·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违怨”为同义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