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圆读通鉴随笔九】——德才皆备骗人无数 “聪察强毅谓之才,正直中和谓之德。才德皆备谓之圣人,才德皆失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14页 治国首要是选才,在看人的问题上,儒家也拿出了成套的理论和标准。“君子”、“小人”是传统的最基本的概念。对人群的简单划分,有点象文革时期,只有“革命的”与“反革命的”,没有灰色度。君子、小人都是用道德的眼光来看人的,这是中国传统的特色,西方是用“法”的眼光看人,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罪人,也就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事论事,起码理论上是这样的。 司马光在这里把“君子小人说”丰富了一下,把人群划分为圣人、君子、愚人和小人。司马光选择的标准是:“上得乎圣人,其次为君子,下次为愚人,终不可为小人。小人持才,犹虎之生翼。” 中国人始终讲德才皆备,但在以道德调济人际关系的社会,其实往往是重德轻才的,尤其是德与才矛盾的时候。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唯才是举”,但是只有在社会秩序大乱,以争取政权为要务,顾不得什么“德”的时候,才会有英明的领袖提出来并贯彻实施之,比如曹操。 在今天,要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只有唯才是举。那么“小人持才,犹虎之生翼”怎么办?很好办,祭起法律这一法宝。道德犹如锁头而法律好象镣铐,锁子锁君子不锁小人,道德要作为社会规范,前提是社会成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