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历史随笔: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6-11-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锐圆读通鉴随笔一】——关健是名份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2

      

      我的老乡司马光慧眼独具,选择这一年发生的这一件事,开始他的宏伟巨著《资治通鉴》。这一年,威烈王发布了一项人事任命,魏、赵、韩三人由大夫晋升为诸侯。在司马光看来,可了不得了,天下大乱就此开始。

      

      司马光的知音元人胡三省说,魏、赵、韩世为晋大夫,“三卿窃晋之权,暴蔑其君,剖分其国,此王法所必诛也。威烈王不惟不能诛之,又命之为诸侯,是崇奖奸名犯分之臣也。”胡三省宣布:“通鉴始于此,其所以谨名份欤!”

      

      事实上,当时的周朝已经名存实亡,被晋国这样的分封国架空了,而现在晋国又被“家奴”剖分,都是实力在说话。威烈王自身不保,还拿什么诛“奴才的奴才”呀。胡三省要求太高。司马光在编著《资治通鉴》时,一遇到义愤填膺或非常痛快的事,便忍不“臣光曰”大发议论一番。这不,整部著作开头刚说了一句话,就来了一通“臣光曰”。这都是封建时代的格言警句,不妨摘录几句: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贵以临贱,贱以承贵”。

      

      “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

      

      一个字,孔老二说的“礼”。

      

      中国政治形态的核心,就是“礼”,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礼纪纲常,绝对碰不得。就是草民百姓,也知道“天地君亲师”,哪样也碰不得。  

      

      皇帝再混蛋,大臣只能“守节伏死”,既不能弹劾罢免,更不能杀头枪毙,礼就是这一切的维系。统治者用“名份”确立等级,维护等级,久而化之,老百姓也以“安份守己”为草民天职。

      “礼”的扎根、繁衍,“名份”的厘定,使中国人的心智都用于乞求被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肯定的“名份”、地位。而这唯一的进步道路就是仕途。除了此道,其它路都不会出现巨人。国家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人的全面发展根本谈不上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