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别把文化变成垃圾筐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6-10-2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中国,以“文化”为名的活动越来越多了。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大概也可称作“文化周”,因为全国各地靠谱不靠谱的种种“文化节”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如什么“孔子文化节”、“关公文化节”、“华商文化节”“网络文化节”、“橱柜文化节”、“地板文化节”、“QQ文化节”、“体彩文化节”、“豆腐文化节”、“榨菜文化节”、“双胞胎文化节”……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文化”不到的;有名目便可有“节”,有“节”便肯定有“文化”。

      能够意识到文化力量对形象确立及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开始重视文化,这本来是好事。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欲速不达,目前对文化招牌的滥用,已经弄巧成拙、沦为恶俗,败坏了他人的胃口,对真正的文化传播反倒形成了破坏力。

      当前许多国人有一种“文化万能论”或曰“万能文化论”的主观认知,即首先认为中国文化是魅力无穷的,古老的中国任意拿出一样东西,外国人都会非常喜欢;然后认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贴上“文化”的标签,销路就会畅通,财源便会滚滚,进而是经济就能腾飞,国力就可强大。在这种错觉认知的诱导下,文化庸俗化的倾向日趋严重,动辄“文化”长“文化”短,无论什么都要用“文化”包装一下,推出了一种新产品,开张了一家新餐馆,乃至推出了一道新菜,都敢往“文化”上生拉硬扯。本次长假期间那各种名目奇怪的“文化节”,就是鲜活例证。

      再有一种庸俗化表现,是敝帚自珍,将文化降格为对某种物品消费的偏好。许多人都认为,外国很喜爱中国的陶瓷、喜欢吃糖醋排骨、宫爆鸡丁等中国菜。这是对的。但器物与餐饮究竟能负载多少中国文化呢?能够真正担当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吗?不免令人生疑。亨廷顿有句话非常精彩:“试想,当西方人把他们的文明等同于充气饮料、褪色的裤子和油腻的食品时,西方能告诉世界什么呢?”同理,如果西方人将中国文化理解为麻辣的川菜、绚丽的丝绸和廉价的工业品时,他们对中国文化又能真正知道多少?

      还有一种表现,是基于一种不被认同甚至扭曲的价值观“硬”谈文化。日本的相扑、艺伎、女体盛等“特色文化”之所以很难传播到别处,原因就在于其价值观的不被认同。与此相类,中国女性的“缠脚”亦曾是一种特别盛行的文化现象,文革时期那些所谓文学、样板戏等,在当时也确实要算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文化;西方曾有许多人认真研究过“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之类的问题。但所有那些“文化”由于其价值观的扭曲,已经注定了行之不远。而现在,一些国人自恃的、甚至还期待甚高的某些文化,恰恰就陷于其内在价值或空泛、或扭曲,并不能被别人认同的尴尬境地。比如,据悉目前有两个地方正争相开发“金瓶梅文化”,意欲将“西门庆”当作本地的“文化名片”。这样的“文化”显然只能成为笑料。

      严格说来,以上种种并不是真正的文化传播,只不过是一种“文化忽悠术”,是文化领域的制假售假。然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些“文化李鬼”恶俗的做法已经成为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最大伤害——它们败坏了中国文化的名声,败坏了他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甚至到了让人一听到“文化”特别是“文化节”就起鸡皮疙瘩的程度,从而遮蔽了对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文化璞玉”的识别、开发和传播。有从日本回来者撰文回顾道,在日本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书法绘画和唐诗宋词在许多地方非常受欢迎,“随便走进一家日本人家,就可以看到悬挂着的中国书画作品。教孩子学唐诗宋词、练书画是一般日本女人极其重要的内容。”但是,许多日本年轻人却又对当代的中国文化不屑一顾。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显然就与上述种种文化乱象有关。可以说,当代中国文化,已经遭遇了习惯性不信任。

      想用文化来吸引别人这没错,但千万别把文化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一旦装得过多过杂,这一“筐”中便会既无文化也无物,而全被污染成垃圾。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