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纷繁的文学史已经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个体系通常被视为文学学科的重要基石。许多人对于文学史具有一种特殊的好感:文学史意味了某种坚硬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描述,这样的描述避免了种种时尚趣味的干扰而成为一种可以信赖的知识。他们心目中,文学史是文学知识的集大成;因此,文学史甚至如同某种有效的证书:文学史的写作标志了一个成熟的学术阶段——标志写作者业已可能纵论和总结一个学科积累的全部资料。目前为止,多数文学史著作力图追求的基本特征——清晰、实证与知识的专门化——显然与既定的教学体制相互呼应。“中国文学”的学科框架内部,文学史无疑是一门“显学”。据考,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于1910年公开出版;80余年之后,面世的中国文学史已经近900部。〔1〕这个惊人的数字表明,文学史的写作隐含了非凡的吸引力。 如同韦勒克曾经观察到的那样,文学学科通常包含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许多时候,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争夺学科盟主的位置。〔2〕如同许多人看到的那样,三者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楚河汉界;种种混杂与交叉不时可见。或许可以说,愈越逼近某些重要的个案研究,三者之间的界限愈越模糊。这个重要意义上,人们有理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学史更多地赢得了人们的器重? 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不仅意味了一批举世瞩目的发明和创造,同时,这种成功还确立了一种标准的研究范式。文学研究无法像自然科学一样坚实、规范与无可争辩,这始终是一个难言的心病。尽管文学史仍然某种程度地服从于个人趣味,但是,它似乎已经是文学研究之中最为“客观”、同时也是最为权威的知识。考虑到这种观念的形成,我想提到一个著名的话语策略——历史化。文学史的“历史化”表明,某些精心挑选出来的文学事实将会得到历史话语重新叙述。这产生了什么后果? 话语生产的分类之中,王瑶曾经指认了文学史的归宿:文学史从属于历史话语。〔3〕这样的类别归宿表明,文学史分享了“历史”这个概念的特殊份量。历史是什么?《说文解字》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如实的记叙是历史话语的基本职能,同时是历史话语的威信所在。人们业已习惯了这样的传统:历史的记事必须保持“客观”与“中性”的信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样的信誉是人们征引历史话语的依据。从儒家典籍的一系列言论到崇尚实证的科学精神,“真实”始终是历史话语的不懈指向。这甚至制定了标准的历史话语修辞。通常,历史叙述使用第三人称,个人的趣味与抒情语言没有理由修改既定的事实;诚如巴特所发现的那样,历史话语取消了目的记号;历史学家试图让读者觉得,所指物正在自言自语:“作者企图通过故意省略对作品创作者的任何直接暗示,以避开他本人的话语的地方,历史似乎在自行写作。这一方法被极为广泛地运用着,因为它适合历史话语的所谓‘客观的’方式,而历史学家本身则从不在这种方式中出现,实际的情况是,作者放弃了人性的人物,而代之以一个‘客观的’人物;作者的主体依然明显,但他变成了一个客观的主体。” 然而,许多场合,“真实”赢得了不可比拟的意识形态效果。“真实”无形地暗示了某种期待:因为“真实”表明了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那么,现实乃至未来仍将是这种“真实”的逻辑延续。这里,实证主义与预测未来产生了奇异的同谋。没有人否认,历史话语来自个人的写作;但是,历史叙述形式保存了这样的幻觉:这里的个人观点已经转变为某种“客观”的发现。许多思想家时常产生书写一部历史的宏愿。这某种程度地意味着,他企图让个人的独特观点取得历史叙述的形式。 事实意义的认定时常是历史话语进入现实的中介。历史话语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将事实意义的认定转换为现实之中的某种价值规范。孟子阐述了孔子写作《春秋》的动机:“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6〕司马迁认为,《春秋》可以“当一王之法”:“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7〕这样的转换力图证明,某些演变遵循了必然的规律;某些迹象预兆了社稷的颓败——这一切喻示了历史话语介入现实的强烈形式。事实上,历史话语从来没有撤出现实之外。中国的史官文化表明,历史的书写是古代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史官曾经是一个显赫的职位,兼管祭神占卜。修史具有很强的官方性质。历史话语时常卷入政治话语,徘徊于宫廷与监狱之间。即使在历史学成为自律的学科之后,“独立”仍被视为历史话语与政治话语相互抗衡的资本。如同华勒斯坦所说的那样,“科学”的名义为这样的独立赋予某种现实权力〔8〕——尽管许多人是从责任而不是从统治或者获利的意义上索取这种权力。这时人们可以说,历史记录了过往的事件,但历史话语始终置于现实之中。 这样,人们对于文学史的考察相对地复杂起来。文学史并非仅仅是陈旧的文学资料辑录、保存和收集同时是这些文学资料的解释。文学史将在一系列逝去的文学事实之中发现种种母题,考察文学类型与文学形式的演变,概括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主题,提出某种文学传统的存在。不言而喻,解释通常是争讼的开始。文学史之所以始终是激烈争讼的漩涡,很大程度上因为事实意义的不同认定。的确,若某种事实意义的解释袭用了历史叙述的形式,这亦即袭用了不同寻常的威信。这个意义上,人们有必要竭力让自己的文学观点赢得载入历史的资格。套用福柯的观念,文学史同样是知识与权力联盟的某种形式。无形之中,文学史的写作隐含了某种主宰文学现实的渴求。定是非,立规矩,激浊扬清,臧否作家——这一切都将寄寓在古香古色的历史叙述之中。韦勒克已经发现,历史叙述仿佛具有某种纳入正统的意味;文学史阐明某种文学的“进化”也就是肯定这个历程体现的某种价值,尽管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迫不得已的循环——“历史的过程得由价值来判断,而价值本身却又是从历史中取得的。”〔9〕显而易见,这样的循环企图将文学的发展导入历史设定的范式。所以,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之中反复强调了历史在现实之中的重量:“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10〕 “经”的本义为织物的纵线。从编织的经纬引申至经天纬地的宏大涵义,这即是人们赋予经典的地位。经典的崇拜试图表明,这些著作之中寓有某种不可移易的终极真理。所以,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这样的意义上,经典的认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权力——经典的认定与某种公理的确立密不可分。许多时候,个人无法独享这样的权力;经典的最终确认是一个文学制度共同运作的结果。这即是说,经典不仅来自某些个人超凡的阅读趣味,同时,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均属制造经典的一系列环节。按照斯蒂文•托托西的观点,“文学制度”由一些参与经典选拔的机构组成,“包括教育、大学师资、文学批评、学术圈、自由科学、核心刊物编辑、作家协会、重要文学奖。”〔11〕相传孔子删诗,裁定《诗经》。可是,这样的编辑仅仅是初步的整理;事实上,《诗经》的经典地位同时源于孔子之外一系列儒家典籍的反复论证——从“诗言志”、“思无邪”、“温柔敦厚”的“诗教”到“发乎情,止乎礼义”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历代持续的阐释、研究与行政机构的权力保护才能使这部著作的经典地位赢得历史的承认。尽管多数“文学制度”的运作并没有进入正规的历史叙述,但是,文学史给出的结论之中已经积累了这种运作的份量。 正如巨大的作用力将产生相等的反作用力一样,经典一旦得到了确认,权威随即而来。这样的权威同样返回“文学制度”,抵达文学系统的神经末梢。当然,经典的首要意义是教学与批评的参照。人们可以想象,一份经典必读书目将在多大程度上支配学院里面的文学教学。对于多数学生说来,没有在文学史上露面的作品等于不存在。文学史删去了一切不合规范的作品,同时凭借教学形式确保经典的显赫地位。如果某一个别出心裁的批评家企图单枪匹马的与既定的经典书目对抗,结局通常是无疾而终。动摇经典与确认经典一样,个人无力扭转“文学制度”的多方合作。韦勒克曾经举出一个形象的例子:“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于像托尔斯泰这样一位经典作家也是成功不了的。”〔12〕事实上,只有不可抗拒的历史风暴才有可能重组经典序列。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说来,只有1919,1949和1978这些不同寻常的年份发生的历史事件才会对经典名单产生真正的冲击。 从历史话语的信誉到经典的形成,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史很大程度地嵌入权力结构。人们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想象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将遭受多大的抵制。尽管文学史的修订和改写不可避免,但是,这样的口号出现在80年代后期的时候,抵触的情绪仍然超出了预料。“重写文学史”的口号来自1988年至1989年《上海文论》的一个专栏,考察范围限制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专栏主持人王晓明与陈思和曾经透露,“重写”并没有什么特殊涵义:“我们自己每天都有变化,对人生也好,对文学也好,我们的认识也都会发展,只要你的思维尚未终止,你对世界,包括对过去的文学,就总会有新的理解,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13〕嗯,尽管如此,这个专栏的震动远远超出了预料的圈子。的确,“重写文学史”不仅是改变几部作品的声誉。事实上,这将触动“文学制度”的既定结构。这时,无论修史者资格的论证、重读史料依据的价值观念还是经典名单的增删、文学史课程的调整,知识领域的一系列震荡都将在隐密的中介转换之下,曲折地进入社会。 不难发现,“重写文学史” 承认这样一个前提:不存在一个永恒的模范文学史。某些人企图一举写出文学史的终极“定本”,这种幼稚的愿望本身就是无视历史的表现。如前所述,历史叙述与文学制度的共同修缮保证了经典作品的强大声望;然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压抑了另一些零散的、无法纳入既有叙述框架的边缘性作品。历史叙述的建构始终是与删除功能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总是将被删除的那些部分想象为历史的杂质,甚至想象为扰人的嘈音。选择是必然的。的确,人们有没有理由幻想解除所有的框架,但是,人们至少可能追问:“今天的知识背景是否仍然支持这样的压抑?如果既定框架的压制功能已经超出了启示的功能,如果昔日认定的经典已经成为化石,甚至成为反面的例子,人们有没有勇气解除封条之上神圣的咒语?的确,“重写文学史”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企图写出另一个文化空间的历史发现。 也许,人们必须首先肯定历史景象的真实存在。如果将物理的基本概念——时间与空间——暂且视为独立于意识形态的客观因素,那么,人们无法在逻辑上否认,种种历史景象独一无二,不可更改。任何历史景象的时间与空间坐标都不可重复,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趟进同一条河。但是,历史景象的唯一性并不能保证历史话语的唯一性。一方面,人们对于历史景象的观察不得不囿于观察者的眼光,仪器和已有的资料,观测手段与观测仪器的改变必将诉诸不同的历史话语;另一方面,历史话语对于历史景象的描述并非镜子式的映现;文化观念与认识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历史事实的认定,导致同一历史景象的不同解释。对于文学史说来,后者似乎更为常见:史料再发现而带来的修订为数不多,“重写文学史”的呼吁无宁说来自史料的再认识。某些时候,史料的再发现即是源于史料的再认识。按照胡适之见,中国的白话文已经有两千年的渊源,并且在历代文学之中充任主角;尽管如此,这些材料始终缄默不语。没有人意识到白话文的革命意义,为之树碑立传。这样的缄默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才由胡适打破——这些材料在胡适的注视之下复活,集结为《白话文学史》。阐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时候,王晓明具有类似的发现。在他看来,文学史研究范型的每一次改变——无论是王瑶开创的研究范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体观还是“现代性”的反省——同时是一次史料意义上的革命。〔14〕许多史料从既定的秩序之中解放出来,彼此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另一些史料——诸如鲁迅、沈从文、老舍、曹禺、萧红、沙汀以及李劫人、周作人、张爱玲作品之中某些奇异的部分——甚至将浮出阐释的黑暗,进入历史叙述的区域。 然而,读者的权利得到了足够的申张之后,文学史的写作将会遇到一个古老的危机:相对主义。读者坦然地从地平线上走来,这是文化民主的体现。文化民主意味了尊重个人,“个性”开始在各种名义之下开始盛行。这时,解放的呼吁成为激动人心的号角。但是,这样的解放通常总是伴随了一个隐忧;相对主义是人们难以趟过的一片泥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一切尺度都将废弃了吗?人们喜欢说,大狗小狗都可以叫,那么,托尔斯泰或者巴尔扎克是不是与某一个刚刚发表处女作的诗人等量齐观?如果读者愿意,《水浒传》真的与《荡寇志》不分轩轻,唐诗宋词真的可以与‘大跃进”民歌相提并论了吗?事实上,如果让“个性”的力比多冲跨一切公理而导致价值观念的彻底无政府主义,人们将丧失一切前提而寸步难行。这时,文学史很快就会变成标新立异的表演,经典这个概念将丧失所有的权威。你可以将屈原贬为渺小的奴才,我可以说李白的作品无非是一种夸张的自恋;你可以将金庸形容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位大师;我也可以认为鲁迅的成就远远不如张恨水。一部作品可能拥有不计其数的读者。如果每一个读者都坚持自己的标准,这一部作品如何定位?也许,这时的“定位”已经毫无意义。一切均由个人的趣味决定,人们甚至找不到否决他人的依据。当然,如果所有的标准都是特殊的,那么,特殊已经无足珍贵——特殊已经成了最为通俗的东西。 (作者单位:福建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3〕《王瑶文集》五卷《后记》,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海登•怀特《历史主义、历史与修辞想象》,《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1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巴特《历史的话语》,《符号学原理》61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 〔9〕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296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14〕参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工晓明的序言,东方出版中心1977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