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孙悟空生来是个什么样子? 《西游记》第一回的开始部分,用了很大篇幅写天地之数:十二万九千年为一元。一元分为十二会,即十二支。每会一万八千岁。最初一会,万物还没有开始;再过五千四百年,有了混沌之象;再过五千四百年,逐渐开明;再过一万八千年,有了日、月、星、辰四象,于是有了天;再过一万八千年,有了水、火、山、石、土五形,于是有了地;再过一万八千年,天地、阴阳交合,天地人三才定位,这才有了人。书上写道:故曰:人生于寅。 这一段话,含有朴素的天地人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上帝创造人的思想不同,中国古代认为,人是因为有天、有地,由天地阴阳交合而来,就像开篇的诗里所写的那样:“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也就是说,天地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非常自然地造就了万物和人。 按通常的逻辑关系,第一段写到这里,下面就该写到与人相关的问题或事件了。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的文字,笔锋一转,写起了天下的结构:世界分为四大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进而又写到在东胜神洲的海外一国,名叫傲来国;再写到傲来国附近的海中一座仙山,名唤花果山。写来写去,竟然没有了人的影子!即便写到山上一块仙石,石头里迸裂出来一只猴子,到后来,石猴出去寻道,长长的将近一回书里,竟然还是丝毫不见人的踪影。 作者这是要做什么呢?他花了很长的段落来叙述人的诞生,却在后面马上弃人于不顾,转而写起苍茫的海外,甚至写到了石头猴子身上。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我以为,这正是作者高明的地方。他这么写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本来是要写人,也应该写人,却不直接写人,而是找了一只足以代表人的从石头里迸裂出来的猴子来写。这只石猴,如同我们前面谈到的那样,它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到亲近、值得信赖而又不会招来非议的动物,用它来代表人、来体现人性,确实具有鬼斧神工的效果。 当作者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人转移到一块石头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似曾相识。原来,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也出现过一块仙石。那块石头,被衔在嘴里,带到人世间,最后成了见证一个家族兴衰的旁观者。而《西游记》中的这块石头不同,它直接孕育出生命,并用这个生命亲自经历人生,用这种方式向我们展示关于人性的诸多侧面、以及人性最终的完整画面。 在作者设计出这样一块石头的时候,让人不禁想到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人,本来就是顽石一块。在生命的初始阶段,这块顽石总不会有多少差异,但最终它将变成什么样子,全在于后天的雕琢。所谓“不雕不成器”大约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块“有三丈六尺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俱全”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清楚地知道,这只被作者假托为猴子,其实是代表了活生生的人的高级生物在此时此刻降生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关注,这只石猴生下来之后,他要做什么?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书中写道:“便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学爬和学走 ”,是人类生长之初最基本的两个动作,作者再次暗示,这只石猴具有人类的特性,这里就不多说了。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石猴所做的另一个动作:拜了四方。 好一个“拜”字! 仅这一个字,已经从根本上赋予了这只石猴人的本性。试想,还有另一种动物在没有经过训练的情况下自发地做出这样“拜”的动作来吗? “拜”这个动作,大致是双手合在一起,自头顶弯腰而下。整个动作包含了自上(代表天)、经过自己的心脏部位(代表人)、而下(代表地)这样的全过程,包含了天地人在内。这只石猴既然能 “拜”,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他具有天生的本性:谦恭。既感谢天地给予了自己生命;又感谢自己所生存的周围环境,感谢这样的环境能给自己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于是,我们从书中简单的几个字里,看到了关于人性的第一个特质:谦恭。 关于这一点,也许还有些疑问,尤其是关于人性本善的说法。但是,仔细观察之后,我们也许会同意这样的观点。 关于哺乳动物生来就很感恩例子很多,姑且不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说法已经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了几千年;类似的还有“羊有跪乳之恩”等等从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句子;即使我们仔细观察,一个本来已经可以睁开眼睛的婴儿,他(或她)在吮吸母乳的时候,总会自动地闭上眼睛;这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婴儿们到底在想什么,但我们却能从心里感觉到,这是一种完美的和谐、充满了人性的宁静的和谐。或许,我们可以把母亲的宁静称之为奉献,而把婴儿的宁静,称之为谦恭。 在“拜了四方”之后,石猴做了另一个动作:“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石猴的双眼,直接向天上看去,而且带着神光。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一个意志消沉的人,往往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身体特征明显表现为:两眼无神、低头向下。与之相反,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却是双目炯炯,抬头向上。石猴此时的这个动作,不正是间接地告诉我们,他天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性品质吗? 从这个动作里面,我们又看到了人性之初的第二个特质:积极向上。 我们再来看看这只石猴,当他和猴群一起玩耍,发现山涧中有一股瀑布飞泉,大家想要找到它的源头的时候,石猴的表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面对未知的事物,大家都有探究根源的心情,石猴也不例外,而且,他亲自去做了。 在这里,石猴不但表现出了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具备了与探索精神相匹配的奋勇争先、无所畏惧、舍我其谁的勇敢精神和果断有效的行动力。 这是人性之初的第三个特质:探索精神、勇敢精神以及行动力。 以上三种人性特质,每个人生来就有,天地早已赋予,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里,必须特别提到关于人性“谦恭”的特质。在《西游记》的第一回里,能从几个地方看到石猴的“谦恭”: 第一、“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这是对生育自己的天地和周围环境的感恩; 第二、在成为“美猴王”之后,一天,同众猴喜宴之时,忽然堕泪:“……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驻天人之内?” 这是对生命以及对存在的思考和谦恭;(这一点,在后面的章节里还会专门说到。) 第三、石猴寻仙访道行至西牛贺洲地界,在山上听到一个樵子唱歌后的表现:“猴王近前叫到:老神仙!弟子起手。” 前半句看似有些无礼,其实是一种内心喜悦的激动表现;后半句里充满了对人的尊敬之意; 第四、当石猴在樵子的指引下,终于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前,见一仙童,石猴“上前躬身道: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骚扰。” 一系列的言语和身体姿势,都表现出石猴对人的谦恭和敬意; 第五、石猴在童子的引导下,直至瑶台之下,见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 这是对道德和学问的谦恭。 如果把这时候石猴的“谦恭”称为人的第一个本性,那么当我们继续往后看下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曾经谦恭的石猴,怎么会变得越来越不同于以往?我们将会看到一只动辄以“俺老孙”、“孙爷爷”等自称的猴子,完全是一个内心里充满了骄傲、自负、老子天下第一的角色,石猴这是怎么了? 作者在这里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人性之初,美好的品行可能每个人都具有,但这些品行也许真的就像小说中一笔带过的文字一样,昙花一现,甚至于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觉察到它的存在的时候,它就已经消失了! 当人不断地成长,人性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接收到许多新的东西,也会掩盖掉、甚至丢弃掉很多原有的东西。或许有人能够在觉察到掩盖和丢失之后,重新把它寻找回来;而有的人,却永远也觉察不到,直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也不知道,只是在那时候,还在拼命地感叹:为什么老天如此亏待我呢?其实,他也许不明白,生来的时候,天和地对每个人都是同样的厚待,只是在经历了一系列人性发展的过程之后,谁能够不丢失原有的人性品质或者在丢失了之后,能够寻找回这种生而有之的人性特质,谁就能笑到最后! 石猴笑到了最后,那是因为,他找回了最该属于他的、也是生来就有的人性特质。 但是,千万别忘了,现在才仅仅是《西游记》的第一回,我们还需要仔细地看看,这只石猴是如何丢掉原有的人性、又是如何把它寻找回来的。有趣的、热闹的、精彩的还在后面长长的九十九回书里呢——这会不会又是另一个“九九八十一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