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再回首:方孝孺“骨鲠”之余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夜读方孝孺,心情是沉痛的,也是复杂的。

      几百年来,后人对方孝孺的评价是极高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其“天地正气”;黄宗羲说他是“有明诸儒之首”;胡适说他是“为殉道之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则说他“骨鲠千秋”。观方孝孺一生,其可敬可叹之处甚多,我也崇敬万分。然而,其“骨鲠之士”美名之余,亦透出其儒学之士的迂腐和固执之处。

      方孝孺(1357-1402),明史有传。其说:“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他是浙江宁海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他师从“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宋濂先生,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器重。他从小聪慧过人,六岁能诗,十三岁善作文,千言立就。他很小的时候,每日读书超过一寸厚,且“日坐一室不出门庭,理趣会于心,虽钟鼓鸣、风雨作不觉也”,人奇其才。

      方孝孺之才能,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经东阁大学士吴沉等人推荐之后,才引起朱元璋的注意。据史料说,他当时应征至京,在奉天门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甚合朱元璋之意。赐宴之时,朱元璋有意叫人“欹斜几具,试其为人”,结果方孝孺“正之而后坐”。朱元璋对其端庄举止和渊博学问,甚为满意,便有“日后辅佐子孙之意”,并“厚礼遣回乡”。此后十年,方孝孺在家读书立说。方孝孺后因人争讼受词连,官府籍其家,械押至京问罪。此时,还是朱元璋救了他,他在名录中见到方孝孺的名字,“特名释放”,后又被举荐,任建文帝的重要谋臣,明史说:“凡国家大事,(建文帝)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呵呵,好在朱元璋还一个好记性。否则,那里又有方孝孺在建文一朝的辉煌,又何来其被“株十族”的下场?人生之祸福,真说不清。

      或许,此时的方孝孺是感恩戴德的。然而,依我之见,方孝孺也许又是一个健忘之人。他对朱姓皇帝们的认识,显然是有问题的。他的父亲方克勤,几年之前,刚刚死于朱元璋的“空印案”株连之中。所谓“空印案”,是指明洪武年间因空白盖印文书而引发的一起著名案件。如此清官能吏,被莫名错杀,方孝孺也是聪慧之人,他难道看不明白?据《中国通史》说,“洪武八年(1375),有人诬陷方克勤私用仓中炭苇,方克勤因被流戍。翌年,空印案起,方克勤为吏所诬,遭诛”。

      关于方克勤其人,史书多有记载,并例举其众多为官清正廉洁的事情。洪武四年(1371),方克勤受任为济宁知府。方克勤以民生为念,恪尽职守。他认为,民之为乱是苦于徭役、迫于饥寒;治国之道在举贤才、安人心、黜豪强、除暴敛、明教化。当时朝廷有诏,开垦荒地,免税三年。然而,当地官吏征收税却不等到三年的期限,因此,百姓都说皇帝之诏不可信,纷纷弃田离去。方克勤为此与百姓约定,交税的事情一定按三年期限办,并着官吏不得耍奸,如有违反当日罢免。史料还说,方克勤以德治理作为根本,不贪图功利名誉。他曾说:“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此人还“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一件布衣穿了十几年,不容易啊。同时,方克勤还是一个慈善好心之人,被贬之人,过济宁地界,他都是要接济的。“太祖用法严,士大夫多被谪,过济宁者,克勤辄周恤之”。方克勤之在济宁为官,老百姓争颂其德。然而,这位一位清官能吏,居然因为小人的几句诬陷之词,就被罢官流放了。第二年,“空印案”发,已不在任的方克勤亦受追究,不问青红皂白被朱元璋抓回来杀掉了。当时,“空印案”被称为明洪武年间的四大案件之一,受牵连人数,有说上万人(如吴晗),亦有说数百者(如翦伯赞“空印狱起官吏下狱者数百人”)。连方克勤这样的清官都被杀了,估计人数肯定是不少的。我不知道,方孝孺在为其父守孝期间,不知作何感慨?!

      建文初,方孝孺任翰林侍讲学士,又“值文渊阁”。无疑是建文帝的重要谋臣。朱棣“靖难”之时,方孝孺自然愤慨,“诏檄皆出其手”,以他之文采,写这种文章,一定是非常好看的。但是,他在处理朱棣叛乱的过程中,却有着极大的失误。儒家理学之知识分子遇事犹豫、当断不断的毛病,毕然而现。

        具体来说,有几件事。一是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时,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并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以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难事。善良又有点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炆甚至还给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谕,不准任何人伤害他的叔父朱棣,以免让他担上杀叔父的罪名。正是这道口谕,燕王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于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而毫发不损。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压朱棣之子,建文帝犹豫如常,居然没有同意,结果便是放虎归山,让朱棣可以无所顾忌了。二是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统帅,他的好友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正是这个浑蛋,既打了败仗,又打开金川门迎贼。在此之前,已有人向建文帝李景隆有异志,但“帝雅信孝孺,遂不复疑,坐成开门之变,盖不免于误国云”(明姜清《姜氏秘史》)。等到最终方孝孺如梦初醒,强烈要求建文帝杀李景隆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三是朱棣军渡过长江,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方孝孺又支了一个最臭的招儿。其时,“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立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眼看南京不保,有人劝说建文帝暂避,毕竟,大半个中国,仍在建文帝控制之下。好汉也不吃眼着亏嘛。可是方孝孺力主守城,以待援兵。他甚至说:“即事不济,当死社稷”,居然要让皇帝以死酬志。可见迂腐之极。结果是陈碹以战舰降燕,李景隆打开了城门,建文帝也在一场大火之后“不知所终”了。

      于是,后面发生的故事,千秋传颂。力劝国君“当死社稷”的方孝孺,他自己也没有自行了断。朱棣也没有杀他。因为,他的重要谋士姚广孝曾劝说朱棣,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答应了,“成祖颔之”。毕竟,大知识分子,还是要拿来做文章的。于是,朱棣将方孝孺召来,让他起草登基诏书。然而,方孝孺“悲恸声彻殿陛”。朱棣还算客气,亲自下殿,希望安抚一下。结果引出一段千古对话。

      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他想仿效当年周公之举。

      孝孺曰:“成王安在?”此处喻指建文帝。

      成祖曰:“彼自焚死。”他烧死了。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建文帝不是还有儿子吗?

      成祖曰:“国赖长君。” 国家应该有个成年人来掌管。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建文帝不是还有弟弟吗?也是成年人啊。

      成祖曰:“此朕家事。”朱棣耍赖了,这是我家里的事。于是,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字。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发怒民:“汝不顾九族乎?”

      方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的株连从此而始。“灭十族”,亘古未有啊。方孝孺的学生朋友亦受牵连。据说,总计有873人被凌迟处死。另有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人。

        史书对朱棣之凶残,多有表述。朱棣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最残忍的一招,就是将方孝孺亲朋好友,当其面一一杀戮。方孝孺强忍悲痛,然始终不屈。特别是其胞弟方孝友临刑时,方孝孺泪如雨下。方孝友显然也是一位骨鲠之士,从容吟诗一首:

         阿兄何必泪潸潸,

         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

         旅魂依旧回家山。

      方孝孺亦作绝命诗一首: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唯一庆幸的是,方孝孺没有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临刑。史书说:“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他们自知躲不过,纷纷自杀了。对于方孝孺之所为,史书正面评价为主。比如,认为方孝孺之所为,乃事关皇位大统和黎庶福祉,他的死,不是殉于一家一姓,也不是愚忠,方孝孺之死,乃是死于维护成宪,维护制度。但是,也有人对其之举有微词。明朝钱士升在《皇明表忠记》中就指责方孝孺:“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他的意思,朱棣之杀戮,是被方孝孺激出来的。此说有一定道理。我在想,若南京城破之时,方孝孺自行了断、以死尽忠,恐怕也不会发生“诛十族”的悲剧吧。姚广孝想救方孝孺一命,最终却害了他的“十族”。也许,方孝孺并没有认识到其父亲之死的真实含义。父子两人,终被朱明兄弟皇帝害之,这既是生命遗传,也是皇权的本质。只可惜,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几个是看得清楚的。

      方孝孺是最后一个死的。八百多人杀完,才轮到方孝孺。他被凌迟处死,其骨骸亦被拆散,并弃之。没有人敢收。他有两个门人,即是当年遭朱元璋杀害的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廖庸和廖铭等人,冒险捡其遗骸,葬于聚宝门山上。结果,这兄弟俩也因此丢了性命。远在宁海县城的方氏族人,也有一个叫马子同的人,冒险收集残骸,投于一井中,后人称此井为义井。方孝孺的著作从此也被列为禁书,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但是,仍有人冒死藏之,如《侯城集》等,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传世。

      方孝孺案,明仁宗时有所松动,诏曰:“若方孝孺辈,皆忠臣,诏从宽典”,明神宗时才彻底平反,然而,这已是一百多年之后的事情了。“神宗初,有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首徐辉祖,次孝孺云”。但是,方孝孺已无后。不过,方家仍有余烟。即方克勤之弟方克家之子方孝复曾因此前获罪流放而逃过一劫。另外,也有坊间说法,称方孝孺还留下了直系后裔。如上海《南汇县方孝孺后裔方德宗家族(余氏家族)》和安徽庐江的《方何宗谱》(28卷)等等。但是,证据似乎不足。

        方孝孺墓现在南京雨花台。明万历年间,汤显祖为其修墓立碑建祠,清李鸿章在两江总督任上又重修,民国期间再重建。不过,屡建屡毁,均遭战火。方孝孺生前多难,死后亦不安定。现存之墓,乃是1999年重修的。“天地正气”四个字,在墓道牌坊之上俯视路人,让人感慨万分。历朝历代,天地之正气,代价似乎也太大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